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3页 |
·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创新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 第15-24页 |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 第15-18页 |
·毕业生规模情况 | 第15-16页 |
·学科设置情况 | 第16-17页 |
·社会劳动力情况 | 第17-18页 |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状况 | 第18-22页 |
·国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 第18-20页 |
·国内外大学生就业工作经验借鉴 | 第20-22页 |
·大学生就业难点分析 | 第22-24页 |
·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数量不足 | 第22页 |
·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单位岗位需求相对集中 | 第22页 |
·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现象 | 第22页 |
·毕业生就业主动性不够 | 第22-23页 |
·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过程缺乏动态跟踪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电子商务概述 | 第24-31页 |
·电子商务的概念 | 第24页 |
·电子商务的框架结构 | 第24-26页 |
·电子商务的发展条件 | 第26页 |
·电子商务的功能 | 第26-27页 |
·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 | 第27-29页 |
·电子商务的特点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电子商务平台可行性分析 | 第31-38页 |
·大学生是劳动力商品 | 第31页 |
·大学生“产品”的特殊性 | 第31-32页 |
·大学生“产品”的生产周期 | 第32页 |
·高校是生产人才的企业 | 第32-33页 |
·企业经营理念的发展 | 第32-33页 |
·消费者价值取向的变化 | 第33页 |
·用人单位是高校的“客户” | 第33-34页 |
·“客户”的定义 | 第33-34页 |
·“客户”的分类 | 第34页 |
·客户满意理论 | 第34-35页 |
·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理论 | 第35-36页 |
·“客户”的管理 | 第36-38页 |
第五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 | 第38-44页 |
·方案简述 | 第38-40页 |
·功能介绍 | 第40页 |
·系统模块 | 第40-42页 |
·系统管理 | 第40-41页 |
·网上就业模块 | 第41-42页 |
·用户服务与支持模块 | 第42页 |
·大学生就业电子商务平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 | 第42-43页 |
·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 | 第43-44页 |
·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政策扶持 | 第43页 |
·重构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体系 | 第43页 |
·建立开放的用户数据库 | 第43页 |
·高校全体学生的充分参与 | 第43页 |
·营造网上就业的社会氛围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4-45页 |
·结论陈述 | 第44页 |
·创新之处 | 第44页 |
·前景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