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感觉与知觉论文

儒家文化背景下的权力的社会知觉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文献综述第8-18页
    1.1 儒家政治思想第8-12页
        1.1.1 儒家“内圣外王”理念第9-10页
        1.1.2 儒家“君权天授”理念第10-12页
    1.2 “成王败寇”观念的概述第12-13页
    1.3 人物品质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1.4 单属性内隐联想测验(SA-IAT)第14-16页
    1.5 相关理论第16-18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第18-19页
    2.1 问题提出第18页
    2.2 研究思路第18-19页
3 研究一对成/败人物品质的测查第19-24页
    3.1 研究假设第19页
    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3.2.1 刺激材料第19-20页
        3.2.2 被试第20页
        3.2.3 实验设计第20页
        3.2.4 实验过程第20页
    3.3 研究结果第20-22页
        3.3.1 操作效果检查第20-21页
        3.3.2 成功组与失败组T检验第21-22页
        3.3.3 调节效应检验第22页
    3.4 讨论第22-24页
4 研究二对成/败人物不道德行为的容忍度测查第24-29页
    4.1 研究假设第24页
    4.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4.2.1 被试第24页
        4.2.2 实验材料第24页
        4.2.3 实验设计第24页
        4.2.4 实验过程第24-25页
    4.3 研究结果第25-27页
        4.3.1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5页
        4.3.2 项目分析第25-26页
        4.3.3 内部一致性系数第26-27页
        4.3.4 相关分析第27页
    4.4 讨论第27-29页
5 研究三“成王败寇”的内隐效应测查第29-39页
    5.1 研究3a“成王”的内隐效应测查第29-34页
        5.1.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29页
        5.1.2 研究方法与设计第29-32页
        5.1.3 研究结果第32-33页
        5.1.4 讨论第33-34页
    5.2 研究3b“败寇”的内隐效应测查第34-39页
        5.2.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34页
        5.2.2 研究方法与设计第34-36页
        5.2.3 研究结果第36-37页
        5.2.4 讨论第37-39页
6 总讨论第39-41页
7 结论第41-42页
8 研究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附录第48-63页
    附录1 研究一高解释水平问卷第48-55页
    附录2 研究一低解释水平问卷第55-56页
    附录3 实验二预实验问卷第56-60页
    附录4 实验二问卷示例第60-63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孕妇家庭功能满意度与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关系--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下一篇:面孔性别二态线索影响招聘决策的眼动与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