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光伏并网系统GMPPT算法和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1.1 光伏发电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页
    1.2 国内光伏产业现状第7-8页
    1.3 国外光伏产业现状第8-9页
    1.4 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第9-12页
        1.4.1 GMPPT算法研究现状第9-10页
        1.4.2 光伏并网同步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12-14页
        1.5.1 光伏阵列建模的研究第12页
        1.5.2 局部阴影下全局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的研究第12-13页
        1.5.3 LCL型逆变系统谐振抑制和并网控制的研究第13-14页
第二章 光伏阵列的建模研究第14-25页
    2.1 光伏组件建模分析第14-16页
    2.2 单二极管光伏组件模型的建立第16页
    2.3 双二极管光伏组件模型的建立第16-19页
    2.4 局部阴影条件下的光伏阵列建模第19-20页
    2.5 光伏模型的仿真与分析第20-24页
        2.5.1 不同光照条件下光伏组件模型的仿真分析第20-21页
        2.5.2 不同温度条件下光伏组件模型的仿真分析第21-22页
        2.5.3 光伏阵列模型的仿真分析第22-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局部阴影条件下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的研究第25-36页
    3.1 GMPPT算法的研究背景第25页
    3.2 光照条件的判别第25-26页
    3.3 均匀光照条件下的算法设计第26-29页
    3.4 局部阴影条件下的算法设计第29-31页
    3.5 仿真与分析第31-34页
    3.6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LCL型三相并网逆变系统同步控制的研究第36-43页
    4.1 并网同步控制技术的研究背景第36页
    4.2 LCL型三相逆变系统的数学模型第36-37页
    4.3 LCL型三相逆变系统解耦分析第37-39页
    4.4 控制策略的提出和控制器参数设计第39-41页
    4.5 仿真分析第41-42页
    4.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光伏并网系统设计与测试第43-59页
    5.1 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总体设计第43-44页
    5.2 DC-DC电路设计第44-45页
        5.2.1 DC-DC电路的功能和原理分析第44页
        5.2.2 DC-DC电路的元器件选择第44-45页
    5.3 三相逆变电路设计第45-46页
    5.4 驱动电路设计第46-47页
        5.4.1 驱动电路的功能和原理分析第46-47页
        5.4.2 驱动器的选择第47页
    5.5 电流检测电路的设计第47-49页
        5.5.1 电流检测电路的功能和原理分析第47-48页
        5.5.2 电流检测电路的器件选择第48-49页
    5.6 直流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设计第49-50页
        5.6.1 直流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功能和原理分析第49-50页
    5.7 IGBT温度检测电路的设计第50-51页
        5.7.1 温度检测电路的功能和原理分析第50-51页
    5.8 电源电路的设计第51-52页
        5.8.1 电源电路的功能和原理分析第51-52页
    5.9 控制电路的设计第52-53页
    5.10 LCL滤波电路的设计第53-54页
        5.10.1 滤波电路的功能分析第53页
        5.10.2 滤波电路的器件选择第53-54页
    5.11 并网逆变系统软件设计第54-55页
        5.11.1 主程序设计第54页
        5.11.2 中断程序设计第54-55页
    5.12 实验与分析第55-58页
    5.1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低温制备的TiO2电子传输层及NiO界面修饰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
下一篇:以短路电流均衡化为目标的配电网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