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紫外线的简介 | 第10-11页 |
1.3 紫外吸收剂的分类 | 第11-13页 |
1.3.1 水杨酸类紫外吸收剂 | 第11-12页 |
1.3.2 三嗪类紫外吸收剂 | 第12页 |
1.3.3 受阻胺类紫外吸收剂 | 第12页 |
1.3.4 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 | 第12页 |
1.3.5 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 | 第12-13页 |
1.4 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4.1 不含反应性基团的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 | 第13-14页 |
1.4.2 含反应性基团的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 | 第14-15页 |
1.5 抗紫外整理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 | 第15-16页 |
1.5.1 抗紫外整理效果的测试方法 | 第15-16页 |
1.5.2 抗紫外整理效果的评价方法 | 第16页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7 本课题的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8-25页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2.1.1 实验所需药品 | 第18页 |
2.1.2 实验所用仪器 | 第18-19页 |
2.2 实验织物 | 第1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2.3.1 合成路线 | 第19页 |
2.3.2 4-氨基-3-硝基苯磺酸的合成 | 第19-20页 |
2.3.3 4-氨基-3-硝基苯磺酸的重氮化 | 第20页 |
2.3.4 4-[(2,4-二羟基-苯基)偶氮基]-3-硝基苯磺酸(DPANB)的合成 | 第20页 |
2.3.5 2-(2,4-二羟基苯基)-5-磺酸基苯并三唑(DPSB)的合成 | 第20页 |
2.3.6 2,4-二氯-6-(2,2,6,6-四甲基哌啶-4-氨基)-1,3,5-三嗪(TTPB)的合成 | 第20-21页 |
2.3.7 2-{4-[4-氯-6-(2,2,6,6-四甲基-哌啶-4-氨基)-(1,3,5)三嗪-2-氧基]-2-羟基-苯基}-5-磺酸基苯并三唑(DPSB-TTPB)的合成 | 第21页 |
2.4 产物结构测定 | 第21页 |
2.4.1 红外(FT-IR)测定 | 第21页 |
2.4.2 核磁共振(NMR)测试 | 第21页 |
2.4.3 质谱(MS)测试 | 第21页 |
2.5 产物性能测试 | 第21-22页 |
2.5.1 溶解性测试 | 第21页 |
2.5.2 紫外吸收性能测试 | 第21-22页 |
2.5.3 热失重(TG)分析 | 第22页 |
2.6 棉织物的抗紫外整理 | 第22页 |
2.7 抗紫外整理后棉织物结构和性能的表征 | 第22页 |
2.7.1 红外光谱测定 | 第22页 |
2.7.2 扫描电镜(SEM)测定 | 第22页 |
2.7.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22页 |
2.8 经DPSB-TTPB整理后棉织物的性能测试 | 第22-25页 |
2.8.1 抗紫外性能测试 | 第22-23页 |
2.8.2 棉织物上DPSB-TTPB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2.8.3 耐水洗性能和白度性能测试 | 第23页 |
2.8.4 织物断裂强力测试 | 第23页 |
2.8.5 染色棉织物的色牢度测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兼具水溶性的反应型紫外吸收剂的合成及性能 | 第25-43页 |
3.1 4-((2,4-二羟基-苯基)偶氮基)-3-硝基苯磺酸(DPANB)的合成条件优化及结构表征 | 第25-29页 |
3.1.1 温度对偶合反应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2 n(间苯二酚)和n(HCl)的比例对产率的影响 | 第26页 |
3.1.3 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4 偶合产物DPANB的红外谱图解析 | 第27页 |
3.1.5 偶合产物DPANB的NMR谱图解析 | 第27-29页 |
3.1.6 偶合产物DPANB的质谱解析 | 第29页 |
3.2 2-(2,4-二羟基苯基)-5-磺酸基苯并三唑(DPSB)的合成条件优化及结构表征 | 第29-34页 |
3.2.1 还原剂对产率的影响 | 第30页 |
3.2.2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第30页 |
3.2.3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4 还原产物DPSB的红外谱图解析 | 第31-32页 |
3.2.5 还原产物DPSB的NMR谱图分析 | 第32-33页 |
3.2.6 DPSB的质谱谱图解析 | 第33-34页 |
3.3 2-{4-[4-氯-6-(2,2,6,6-四甲基-哌啶-4-氨基)-(1,3,5)三嗪-2-氧基]-2-羟基-苯基}-5-磺酸基苯并三唑(DPSB-TTPB)的合成条件优化及结构表征 | 第34-39页 |
3.3.1 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第34页 |
3.3.2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3 碱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 第35页 |
3.3.4 物质的量的比对产率的影响 | 第35页 |
3.3.5 DPSB-TTPB的红外谱图解析 | 第35-36页 |
3.3.6 DPSB-TTPB的NMR谱图分析 | 第36-38页 |
3.3.7 DPSB-TTPB的质谱谱图分析 | 第38-39页 |
3.4 反应机理 | 第39-40页 |
3.4.1 合成DPSB的反应机理 | 第39页 |
3.4.2 DPSB-TTPB的反应机理 | 第39-40页 |
3.5 产物性能研究 | 第40-42页 |
3.5.1 溶解性 | 第40页 |
3.5.2 DPSB-TTPB的紫外吸收性能 | 第40-41页 |
3.5.3 DPSB-TTPB的热稳定性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紫外吸收剂DPSB-TTPB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 第43-55页 |
4.1 紫外吸收剂DPSB-TTPB与棉织物的反应机理 | 第43页 |
4.2 整理工艺探讨 | 第43-46页 |
4.2.1 温度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 第44页 |
4.2.2 元明粉Na_2SO_4的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3 纯碱Na_2CO_3的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 第45页 |
4.2.4 整理剂DPSB-TTPB的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5 浴比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 第46页 |
4.3 抗紫外整理后棉织物的表征 | 第46-49页 |
4.3.1 红外表征 | 第46-47页 |
4.3.2 整理前后棉织物的XPS测试 | 第47-48页 |
4.3.3 整理前后棉织物的扫描电镜测试 | 第48页 |
4.3.4 棉织物上DPSB-TTPB的固着量的测定 | 第48-49页 |
4.4 经过DPSB-TTPB整理后棉织物的性能研究 | 第49-50页 |
4.4.1 棉织物的耐水洗牢度测试 | 第49-50页 |
4.4.2 棉织物的断裂强力 | 第50页 |
4.5 有色棉织物抗紫外整理的性能测试 | 第50-54页 |
4.5.1 耐光色牢度 | 第51-52页 |
4.5.2 耐汗渍色牢度 | 第52-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5.2 存在问题及后期研究方向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