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及产业协同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1 区域协调发展背景 | 第12页 |
1.1.2 新型城镇化背景 | 第12-14页 |
1.1.3 学术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第16-17页 |
1.4 研究模型及工具介绍 | 第17-21页 |
1.4.1 城市中心性指数模型 | 第17-20页 |
1.4.2 经济联系强度模型 | 第20-21页 |
1.4.3 空间经济断裂点模型 | 第21页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22-28页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2-26页 |
2.1.1 经济集聚与企业集聚研究 | 第22-24页 |
2.1.2 区域联系及城市群相关研究 | 第24-26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2.2.1 城市群空间结构 | 第26-27页 |
2.2.2 产业结构与中国城市化的关系 | 第27-28页 |
2.2.3 要素流动、空间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 | 第28页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3.1 城市群的内涵、条件及界定 | 第28-30页 |
3.2 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 | 第30-31页 |
3.3 空间集聚理论 | 第31-32页 |
3.4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第32页 |
第四章 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第32-42页 |
4.1 中原城市群城市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4.2 城市中心性指数测度——点要素特征 | 第33-35页 |
4.3 经济联系强度——线要素特征 | 第35-40页 |
4.3.1 经济联系强度 | 第35-39页 |
4.3.2 经济联系隶属度 | 第39-40页 |
4.4 经济腹地范围——面要素划分 | 第40-41页 |
4.5 研究结论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中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 第42-48页 |
5.1 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情况 | 第42-44页 |
5.2 中原城市群城市产业结构定量分析 | 第44-48页 |
5.2.1 定量方法 | 第44-45页 |
5.2.2 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第六章 国外城市群发展分析 | 第48-51页 |
6.1 亚洲城市群发展相关经验 | 第49页 |
6.2 美国城市群发展相关经验 | 第49-50页 |
6.3 欧洲城市群发展相关经验 | 第50页 |
6.4 国外城市群建设模式及经验总结 | 第50-51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1-54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7.2 建议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