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城市流动人口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困境研究--以武汉Q社区“商业街志愿者大联盟”项目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0-19页
    (一) 选题的缘起第10-11页
    (二)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1-12页
        1、研究思路第11页
        2、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三)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社区社会组织的研究第12-13页
        2、流动人口社区社会组织研究第13-15页
        3、文献述评第15页
    (四)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1、社区第15-16页
        2、社区社会组织第16页
        3、流动人口社区社会组织第16-17页
    (五) 理论基础第17-19页
        1、治理理论第17-18页
        2、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第18-19页
二、Q社区商业街志愿者大联盟项目的设计第19-27页
    (一) Q社区的简介第19页
    (二) Q社区的社区社会组织第19-21页
        1、社区社会组织基本情况第19页
        2、社区社会组织具体情况第19-21页
    (三) 商业街志愿者大联盟项目概述第21-22页
        1、项目缘起第21页
        2、服务对象的主要特点第21-22页
        3、服务对象的主要需求第22页
    (四) 商业街志愿者大联盟的培育过程第22-27页
        1、进入社区调研,收集相关资料第22-24页
        2、培养领袖人物,引领发展方向第24页
        3、明确组织目标,完善运行机制第24-25页
        4、招募组织成员,建立资源网络第25页
        5、制定服务计划,开展组织活动第25-27页
三、商业街志愿者大联盟的培育困境第27-32页
    (一) 社区居委会干预,缺乏独立性第27-28页
    (二) 社会资源匮乏,组织依赖性强第28-29页
    (三) 缺乏激励机制,成员积极性低第29-30页
    (四) 缺乏公信力,社区影响力不足第30-31页
    (五) 内部结构不完善,组织运转困难第31-32页
四、流动人口社区社会组织产生上述困境的原因分析第32-36页
    (一) 政府权力体制的约束第32页
    (二) 流动人口参与意识的淡薄第32-33页
    (三) 组织内部结构的不完善第33-34页
    (四) 社工机构服务资源的匮乏第34-36页
五、流动人口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困境的对策分析第36-41页
    (一) 政府层面的支持第36-37页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减少行政干预第36-37页
        2、完善相关监督制度和体系第37页
    (二) 流动人口社区社会组织层面的内部结构的优化第37-39页
        1、加强内部规范制度的确立,提高组织公信力第37-38页
        2、发现有效需求,培养和提升流动人口的参与意识第38-39页
    (三) 社会服务机构层面自身优势的发挥第39-41页
        1、有效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作用第39-40页
        2、提升流动人口社区社会组织链接资源的能力第40-41页
六、结论与反思第41-43页
    (一) 结论第41页
    (二) 反思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附录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自组织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社会交往困境的研究--以武汉市H社区“爱心驿站”为例
下一篇: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中国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动因、挑战及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