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第12-17页 |
2.1 访问控制概述 | 第12页 |
2.2 访问控制原理 | 第12-13页 |
2.3 访问控制模型 | 第13-16页 |
2.3.1 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13-14页 |
2.3.2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 | 第14-15页 |
2.3.3 基于任务和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15页 |
2.3.4 基于任务和工作流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15-16页 |
2.4 博弈论 | 第1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分级访问控制模型 | 第17-25页 |
3.1 基本认证信誉值计算模型 | 第17-18页 |
3.2 关联信誉值统计模型 | 第18-20页 |
3.3 累积信誉值模型 | 第20页 |
3.4 分级模型 | 第20-21页 |
3.5 数据访问过程 | 第21-23页 |
3.6 访问控制实现机制 | 第2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信誉值的博弈校正 | 第25-31页 |
4.1 博弈论参考模型 | 第25-26页 |
4.2 访问行为博弈模型 | 第26-29页 |
4.3 信誉值奖励模型 | 第29页 |
4.4 信誉值惩罚模型 | 第29-3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第31-38页 |
5.1 主体间的访问行为与时间因素对信誉值累积的影响 | 第31-32页 |
5.2 主体模拟行为的信誉值变化 | 第32-3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38-40页 |
6.1 结语 | 第38页 |
6.2 展望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