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用于负载隔离的分入串出可收敛电池成组系统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负载隔离系统研究现状第8页
        1.2.2 锂电池一致性管理研究现状第8-9页
        1.2.3 电池成组结构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第10-13页
第二章 系统结构第13-23页
    2.1 负载隔离第13-18页
        2.1.1 两端口隔离第13-16页
        2.1.2 三端口隔离第16-18页
    2.2 电池成组结构第18-20页
        2.2.1 串并结合第18页
        2.2.2 串并输入输出第18-19页
        2.2.3 分立输入并联输出第19-20页
    2.3 分立输入串联输出电源系统第20-22页
        2.3.1 分立输入串联输出第20页
        2.3.2 翻举式四象限拓扑第20-21页
        2.3.3 电池成组系统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硬件设计第23-43页
    3.1 电流传感器第23-30页
        3.1.1 电阻分流器第23页
        3.1.2 电流互感器第23-24页
        3.1.3 霍尔电流传感器第24-25页
        3.1.4 磁通门电流传感器第25-26页
        3.1.5 罗氏线圈第26页
        3.1.6 巨磁电阻第26-28页
        3.1.7 光纤电流传感器第28-30页
    3.2 电池第30页
    3.3 DC-DC控制板第30-37页
        3.3.1 DSP控制模块第31页
        3.3.2 采样模块第31-32页
        3.3.3 MOS驱动第32页
        3.3.4 电源模块第32-35页
        3.3.5 程序烧写模块第35页
        3.3.6 散热模块第35-36页
        3.3.7 编码模块第36页
        3.3.8 通讯模块第36-37页
    3.4 DC-DC功率板第37-41页
        3.4.1 电路拓扑第37-38页
        3.4.2 工作原理第38-39页
        3.4.3 静态分析(StaticAnalysis)第39-40页
        3.4.4 瞬态分析(TransientAnalysis)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实验设计第43-67页
    4.1 电池工况实验第43-58页
        4.1.1 电池的热特性第43-45页
        4.1.2 实验系统原理第45-47页
        4.1.3 PWM控制机制第47-48页
        4.1.4 对应NEDC的PWM波占空比第48-50页
        4.1.5 PWM执行器第50页
        4.1.6 温度采样电路第50-52页
        4.1.7 示波器接口第52-53页
        4.1.8 试验第53-56页
        4.1.9 温度拟合第56-57页
        4.1.10 拟合结果第57-58页
    4.2 DC-DC载荷实验第58-61页
        4.2.1 轻载实验第58-59页
        4.2.2 重载实验第59-61页
    4.3 模组退出电压冲击实验第61-62页
    4.4 系统SOC收敛实验第62-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5.1 结论第67页
    5.2 展望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7-79页
附录第79-89页
    附录A:PWM波产生器程序第79-81页
    附录B:温度和占空比MATLAB采样程序第81-83页
    附录C:DC-DC波形MATLAB采样程序第83-89页
致谢第89-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新传播视角下区划对控规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超级稻春优84重组自交系遗传图谱构建及其籽粒和叶片性状QTL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