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9-13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选题背景 | 第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1-12页 |
1.研究内容 | 第11页 |
2.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1.创新之处 | 第12页 |
2.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 第12-13页 |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1.村级公益事业 | 第13页 |
2.一事一议制度 | 第13页 |
3.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 | 第13-14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公共产品理论 | 第14页 |
2.公共财政理论 | 第14-16页 |
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发展历程及其实施意义 | 第16-18页 |
(一)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二)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实施意义 | 第17-18页 |
1.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村民民主议事的能力 | 第17页 |
2.缓和了干群矛盾、树立了村干部在村民中的威信 | 第17页 |
3.完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缩短了城乡发展差距 | 第17-18页 |
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实施情况-M镇为例 | 第18-30页 |
(一) M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实施概况 | 第18-23页 |
1.M镇的经济发展情况 | 第18页 |
2.M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内容 | 第18-21页 |
3.M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推行现状 | 第21-23页 |
(二) M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公众评价 | 第23-30页 |
1.问卷设计和编制 | 第23页 |
2.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23-30页 |
四、M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中的实践困境及其原因 | 第30-36页 |
(一) M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中的实践困境 | 第30-33页 |
1.民主议事难 | 第30-31页 |
2.思想不积极导致申报难 | 第31页 |
3.申报项目存在“盲目性” | 第31-32页 |
4.贫困村达不到财政奖补制度申报要求 | 第32页 |
5.项目建设资金不足 | 第32页 |
6.项目后续管护工作不到位 | 第32-33页 |
(二)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中实践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1.制度设计存在制约 | 第33页 |
2.民主化程度比较低 | 第33-34页 |
3.基层干部和群众认识不足 | 第34页 |
4.存在“搭便车”心理 | 第34-35页 |
5.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 第35页 |
6.项目后续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35-36页 |
五、国内经验借鉴和启示 | 第36-40页 |
(一) 呼伦贝尔市一事一议经验借鉴 | 第36-37页 |
(二) 重庆市一事一议经验借鉴 | 第37-38页 |
(三) 多省基本经验总结 | 第38页 |
(四) 国内经验的启示 | 第38-40页 |
六、化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困境的思路与对策 | 第40-47页 |
(一) 加强宣传引导 | 第40页 |
1.加强对项目参与人员的宣传 | 第40页 |
2.采取多种形式宣传 | 第40页 |
(二) 发挥各参与主体作用 | 第40-42页 |
1.充分调动政府积极性 | 第41页 |
2.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 | 第41-42页 |
3.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 | 第42页 |
(三) 做好项目规划及预算编制 | 第42-43页 |
1.村级重视项目规划及预算编制 | 第42页 |
2.申请财政奖补资金支付项目规划及预算编制费用 | 第42-43页 |
(四) 研究降低财政奖补制度申报门槛 | 第43页 |
1.“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结合惠及更多村民 | 第43页 |
2.制度有所变通促成项目申报 | 第43页 |
(五) 扩大资金投入渠道 | 第43-45页 |
1.探索整合有关涉农专项资金的办法 | 第43-44页 |
2.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 | 第44-45页 |
3.鼓励社会捐赠 | 第45页 |
(六) 建立健全项目后续监督管理机制 | 第45-47页 |
1.订立制度 | 第46页 |
2.固定管护人员 | 第46页 |
3.强化管理监督 | 第46页 |
4.专款专用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