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村组合并后的村级治理--以下芦、马沥、四乡三村合并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16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第7-8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3 文献综述第9-12页
        1.3.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第9-1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第12-13页
    1.5 基本概念界定第13-16页
        1.5.1 村组的概念、特征与分类第13-15页
        1.5.2 村组合并的内涵及其方式第15页
        1.5.3 村级治理第15-16页
第2章 三村合并前的村级治理状第16-21页
    2.1 合并前村级治理基本状况第16-18页
        2.1.1 下芦村基本情况第16-17页
        2.1.2 马沥村基本情况第17页
        2.1.3 四乡村基本情况第17-18页
    2.2 合并前村级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8-21页
        2.2.1 传统村民自治制度导致两委关系失调第18页
        2.2.2 民主监督意识相对淡薄第18-19页
        2.2.3 传统体制影响导致村委会职能行政化第19-20页
        2.2.4 村级单位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低第20-21页
第3章 村组合并后对村级治理的影响第21-32页
    3.1 中堂镇三村组合并基本动因及影响第21-25页
        3.1.1 中堂镇三村组合并的动因第21-22页
        3.1.2 中堂镇三村合并对村级治理的影响第22-25页
    3.2 合并后村级治理应当把握的重点环节第25-28页
        3.2.1 抓住基层农村民主自治环节第25-26页
        3.2.2 抓住明晰产权制度环节第26-27页
        3.2.3 抓住管理人才培训环节第27页
        3.2.4 抓住组织资产经营环节第27-28页
    3.3 合并后村级治理基本状况及变化第28-32页
        3.3.1 村庄社会关联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认同第29-30页
        3.3.2 村干部选举更加公平公正第30页
        3.3.3 村庄社会秩序和共同体自服务能力大大增强第30-32页
第4章 合并后村级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第32-44页
    4.1 合并后村级治理存在的问题第32-37页
        4.1.1 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第32-34页
        4.1.2 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过于广泛第34-35页
        4.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第35-36页
        4.1.4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第36-37页
        4.1.5 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不高第37页
    4.2 解决村组合并后存在问题的对策及方法第37-44页
        4.2.1 推动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村级治理的绩效指标第37-39页
        4.2.2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转移机制,使村级治理真正发挥作用第39-40页
        4.2.3 进一步争取外部力量的参与,解决治理过程中的资金不足第40-42页
        4.2.4 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村级治理水平第42-44页
第5章 结论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法秩序下价值、规范、事实之统一
下一篇: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通化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