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信息化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相关概念阐述第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3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信息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的必然性第19-23页
    2.1 信息化与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关联与互动第19-20页
        2.1.1 信息化激发城市社区管理理念的创新第19页
        2.1.2 信息化带动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调整第19页
        2.1.3 信息化推动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第19页
        2.1.4 信息化促进社区部门间工作的协调第19-20页
    2.2 信息化是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变革的必然要求第20-21页
        2.2.1 传统社区治理方式已不适用于信息化社会第20-21页
        2.2.2 社区治理主体结构趋于多元化第21页
    2.3 信息化发展对城市社区结构转型的内在要求第21-23页
        2.3.1 多中心治理主体间需要互相协作第21页
        2.3.2 信息化时代社区治理应该更灵活高效第21-23页
第3章 信息化时代传统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挑战第23-30页
    3.1 传统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特征第23-25页
        3.1.1 我国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权力结构单一第23页
        3.1.2 社区居民和社区企业参与社区程度比较低第23-24页
        3.1.3 社区碎片化与社区冲突第24页
        3.1.4 公众参与渠道有限第24-25页
    3.2 信息化时代传统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困境第25-27页
        3.2.1 社区治理协同困难第25-26页
        3.2.2 各治理主体地位不均衡,行政化色彩依然浓重第26页
        3.2.3 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尚未完善第26-27页
        3.2.4 社区网络化治理设计不合理第27页
    3.3 传统城市社区治理结构改造的阻碍因素第27-30页
        3.3.1 治理主体对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理念的认识不足第27-28页
        3.3.2 社区治理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第28页
        3.3.3 现代化社区治理软件的研发不成熟第28-29页
        3.3.4 社区信息宣传力度小,公民无法完全参与第29-30页
第4章 信息化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的基本模式第30-36页
    4.1 治理主体结构的优化——多中心主体协调第30-32页
        4.1.1 多元协商主体对称第30页
        4.1.2 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现代化轮流主管模式第30-31页
        4.1.3 协调治理主体间物质和精神冲突,明确权责关系第31页
        4.1.4 完善居民自治机制,实现社区利益最大化第31-32页
        4.1.5 协调政府考核和居民考核重点倾向第32页
    4.2 治理运行模式的优化——多中心治理第32-36页
        4.2.1 采用多中心治理模式,政府掌舵,其他参与主体划桨第32-33页
        4.2.2 建设“智慧社区”信息平台,公民参与便捷第33页
        4.2.3 社区服务采取企业化运作方式,实施网格化、扁平化管理第33-34页
        4.2.4 利益表达平衡机制,再造社区参与运行过程第34-35页
        4.2.5 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健全社区管理方式第35-36页
第5章 信息化时代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第36-45页
    5.1 转变和优化社区治理主体角色第36-37页
        5.1.1 理顺政府和社区的权责关系第36页
        5.1.2 发展专业的社区工作团队第36页
        5.1.3 完善治理结构,健全多元治理机制第36-37页
    5.2 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第37-39页
        5.2.1 打造良性运作系统深入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第37-38页
        5.2.2 带动社区组织奉献与建设社区第38页
        5.2.3 建立健全居民参与选举、议事与监督制度第38-39页
    5.3 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第39-40页
        5.3.1 提高公民参与度第39-40页
        5.3.2 大力发展社区中介组织第40页
        5.3.3 增加网上服务平台,建立一体化办公第40页
    5.4 信息时代中城市社区治理方式多样化第40-41页
        5.4.1 社区治理现代化,参与主体多样化第40-41页
        5.4.2 制定长远战略,满足社区多层次需要第41页
    5.5 运用新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社区治理和参与体制第41-44页
        5.5.1 完善社区综合门户网站建设第41-43页
        5.5.2 加强公民对社区治理工作的支持力度第43页
        5.5.3 提高社区工作效率第43-44页
    5.6 运用新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社区第44-45页
        5.6.1 社区信息技术推进现代化社区建设步伐第44页
        5.6.2 利用社区网络化平台构建新型社区第44-45页
第6章 结论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作者简介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
下一篇:吉林省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评估及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