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1 红豆杉概要 | 第12页 |
1.2 主要药用成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紫杉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黄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多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环境因子对红豆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14-16页 |
1.3.1 光照对红豆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2 温度对红豆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15页 |
1.3.3 湿度对红豆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15-16页 |
1.4 施肥对红豆杉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 第16页 |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6-18页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6.1 不同基肥比例对太行红豆杉幼苗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8页 |
1.6.2 不同基肥比例对太行红豆杉幼苗黄酮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 第18页 |
1.6.3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8-19页 |
1.6.4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黄酮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 第19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不同基肥比例对太行红豆杉幼苗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0-30页 |
2.1 试验材料及器材 | 第20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1.2 试验器材 | 第20页 |
2.2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20-22页 |
2.2.1 试验设计 | 第20-22页 |
2.2.2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22-28页 |
2.3.1 不同基肥比例对太行红豆杉幼苗株高的影响 | 第22-24页 |
2.3.2 不同基肥比例对太行红豆杉幼苗基茎粗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3 不同基肥比例对太行红豆杉幼苗主头高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4 不同基肥比例对太行红豆杉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2.4 讨论 | 第28-30页 |
2.4.1 不同的基肥比例对太行红豆杉幼苗生长量的影响 | 第28页 |
2.4.2 不同的基肥比例对太行红豆杉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不同基肥比例对太行红豆杉幼苗黄酮、多糖含量的影响 | 第30-36页 |
3.1 试验材料及器材 | 第30-31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3.1.2 试验器材 | 第30-31页 |
3.2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31-33页 |
3.2.1 试验设计 | 第31-33页 |
3.2.2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3.3.1 不同基肥比例对太行红豆杉幼苗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2 不同基肥比例对太行红豆杉幼苗多糖含量的影响 | 第34页 |
3.4 讨论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6-50页 |
4.1 试验材料及器材 | 第36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4.1.2 试验器材 | 第36页 |
4.2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4.2.1 试验设计 | 第36-37页 |
4.2.2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37-45页 |
4.3.1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株高的影响 | 第37-39页 |
4.3.2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基茎粗的影响 | 第39-41页 |
4.3.3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当年生主茎高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4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7月份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5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4月份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4.4 讨论 | 第45-50页 |
4.4.1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株高和当年生主茎高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2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基茎粗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3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4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第48页 |
4.4.5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第48-50页 |
第五章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黄酮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 第50-56页 |
5.1 试验材料及器材 | 第50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50页 |
5.1.2 试验器材 | 第50页 |
5.2 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5.2.1 试验设计 | 第50页 |
5.2.2 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3页 |
5.3.1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9月份黄酮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2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4月份黄酮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5.4 讨论 | 第53-56页 |
5.4.1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枝叶中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53页 |
5.4.2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行红豆杉幼苗枝叶中多糖含量的影响 | 第53-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60页 |
6.1 结论 | 第56-57页 |
6.1.1 基质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鸡粪更有利于太行红豆杉幼苗的生长 | 第56页 |
6.1.2 适当增加鸡粪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太行红豆杉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 | 第56页 |
6.1.3 鸡粪含量的增加,黄酮和多糖含量也会有增加 | 第56页 |
6.1.4 遮光率为 50%更有利于红豆杉幼苗长高,强光有利于红豆杉幼苗增粗 | 第56-57页 |
6.1.5 适当遮阳有利于提高红豆杉幼苗叶绿素含量 | 第57页 |
6.1.6 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红豆杉幼苗黄酮和多糖含量 | 第57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57页 |
6.3 展望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