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6页 |
1.2.3 研究主要思路和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 | 第17-25页 |
2.1 消费金融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界定 | 第18-21页 |
2.2.1 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 第18-20页 |
2.2.2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界定 | 第20-21页 |
2.3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 第21-22页 |
2.4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模式 | 第22-23页 |
2.5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价值 | 第23-25页 |
第3章 我国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和发展 | 第25-32页 |
3.1 我国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产生 | 第25-29页 |
3.1.1 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 | 第25-26页 |
3.1.2 资产证券化是消费金融融资的重要外部选择 | 第26-29页 |
3.2 我国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第29-32页 |
第4章 我国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 第32-38页 |
4.1 我国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运行缺乏有效法律指引 | 第32-33页 |
4.2 基础资产的权益属性不明确 | 第33-35页 |
4.3 发行人适格主体地位不明确 | 第35-36页 |
4.4 消费金融资产“真实出售”不明确 | 第36-38页 |
第5章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的解决建议 | 第38-50页 |
5.1 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相关立法 | 第38-41页 |
5.1.1 域外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借鉴 | 第38-40页 |
5.1.2 域外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1页 |
5.2 完善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相关立法 | 第41-44页 |
5.2.1 立法明确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适格的发行主体 | 第41-43页 |
5.2.2 立法明确资产“真实出售”的概念与标准 | 第43-44页 |
5.3 监管主体加强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外部监管 | 第44-45页 |
5.3.1 加强对消费金融场外资产证券化的监管 | 第44页 |
5.3.2 加大对消费金融业务资金的监管力度 | 第44-45页 |
5.4 审查主体加强对资产及发起主体资质的审查 | 第45-48页 |
5.4.1 严格把控和审查基础资产 | 第46-47页 |
5.4.2 加强对原始权益人的相关尽职调查 | 第47-48页 |
5.5 发起人建立入池资产不良问题的解决与预防机制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