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微气泡扩散曝气系统的增氧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3-18页
        1.2.1 曝气增氧系统第13-14页
        1.2.2 氧传质模型与增氧效率第14-15页
        1.2.3 增氧效率影响因素第15-17页
        1.2.4 增氧性能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第17-18页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微气泡扩散曝气系统的增氧理论与计算方法第21-29页
    2.1 微气泡扩散曝气系统的增氧理论第21-22页
    2.2 氧传质模型计算理论第22-24页
        2.2.1 氧体积传质系数第22-23页
        2.2.2 充氧能力第23页
        2.2.3 动力效率第23-24页
        2.2.4 氧利用率第24页
    2.3 气泡计算理论第24-28页
    2.4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系统内部因素对水体增氧的影响第29-47页
    3.1 扩散器形状与曝气流量对水体增氧的影响第29-43页
        3.1.1 试验装置与测量第29-33页
        3.1.2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33-43页
    3.2 曝气管管径对水体增氧的影响第43-45页
        3.2.1 试验装置与测量第43-44页
        3.2.2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44-45页
    3.3 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系统外部因素对水体增氧的影响第47-68页
    4.1 淹没水深对水体增氧的影响第47-51页
        4.1.1 试验装置与测量第47页
        4.1.2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47-51页
    4.2 水体流动特性对水体增氧的影响第51-58页
        4.2.1 试验装置与测量第52-53页
        4.2.2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53-58页
    4.3 水质对水体增氧的影响第58-66页
        4.3.1 试验装置与测量第59-60页
        4.3.2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60-66页
    4.4 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微气泡扩散曝气系统的氧传质分析第68-86页
    5.1 空气-自由水表面氧传质的试验分析第68-77页
        5.1.1 试验装置与测量第68-69页
        5.1.2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69-77页
    5.2 气泡-水界面氧传质的影响分析第77-84页
        5.2.1 试验装置与测量第78-79页
        5.2.2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79-84页
    5.3 小结第84-86页
第六章 微气泡扩散曝气系统的数值模拟第86-110页
    6.1 OpenFOAM简介第86-88页
        6.1.1 OpenFOAM概述第86-87页
        6.1.2 OpenFOAM结构框架第87-88页
    6.2 微气泡扩散曝气系统流速场数值模拟的构建第88-106页
        6.2.1 数值模拟对象第88-89页
        6.2.2 网格的生成第89-92页
        6.2.3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第92-95页
        6.2.4 数值模拟第95-98页
        6.2.5 数值模拟的验证第98-106页
    6.3 不同曝气流量下的数值模拟第106-109页
    6.4 小结第109-110页
结论第110-115页
    7.1 结论第110-111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11页
    7.3 不足与展望第111-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6页
附录第126-12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莞市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方案及费效评估
下一篇:焦化废水中产表面活性剂菌的筛选及其对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