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淀粉样蛋白纤维化的机理及相关分子间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7页
    1.1 研究意义第12-15页
    1.2 研究现状第15-23页
        1.2.1 淀粉样蛋白纤维的结构表征第15-18页
        1.2.2 淀粉样蛋白纤维化的机理第18-20页
        1.2.3 淀粉样蛋白纤维化中聚集体的检测第20-21页
        1.2.4 淀粉样蛋白纤维化过程抑制剂的发现和设计第21-22页
        1.2.5 基于淀粉样蛋白纤维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第22-23页
    1.3 拟研究的科学问题第23-27页
        1.3.1 Hofmeister盐效应对淀粉样蛋白纤维化的影响第23-24页
        1.3.2 ThT染料分子和淀粉样蛋白纤维作用的动力学机制第24-25页
        1.3.3 淀粉样多肽和石墨烯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第25-27页
第2章 HOFMEISTER序列阳离子对溶菌酶纤维化的影响第27-41页
    2.1 引言第27-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2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29-30页
        2.2.2 溶菌酶的预处理第30页
        2.2.3 溶菌酶纤维的孵育第30-31页
        2.2.4 ThT荧光检测第31页
        2.2.5 动力学数据拟合方法第31页
        2.2.6 原子力显微镜(AFM)形貌表征第31-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40页
        2.3.1 对溶菌酶纤维化动力学的影响第32-35页
        2.3.2 对溶菌酶纤维生长量的影响第35-36页
        2.3.3 对溶菌酶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第36-40页
    2.4 结论第40-41页
第3章 THT与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结合的停流动力学研究第41-60页
    3.1 引言第41-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6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44-45页
        3.2.2 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制备及预处理方法第45页
        3.2.3 溶菌酶纤维的ThT荧光分析第45页
        3.2.4 溶菌酶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5-46页
        3.2.5 溶菌酶纤维的刚果红(CR)染色分析第46页
        3.2.6 溶菌酶纤维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形貌表征第46页
        3.2.7 停流动力学实验方法第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9页
        3.3.1 淀粉样纤维的表征第46-49页
        3.3.2 紫外可见停流动力学研究第49-57页
        3.3.3 荧光停流动力学研究第57-59页
    3.4 结论第59-60页
第4章 基于红外探针技术的多肽与氧化石墨烯相互作用研究第60-81页
    4.1 引言第60-63页
    4.2 实验部分第63-66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63-64页
        4.2.2 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配置第64-65页
        4.2.3 氧化石墨烯与GA的吸附第65页
        4.2.4 Zeta电位的测定第65页
        4.2.5 扫描电镜(SEM)测试第65页
        4.2.6 紫外可见光谱检测第65页
        4.2.7 红外探针光谱检测第65-66页
        4.2.8 红外光谱变温实验第66页
        4.2.9 拉曼光谱检测第6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6-80页
        4.3.1 表观形态分析第66-67页
        4.3.2 Zeta电位分析第67-68页
        4.3.3 微观形貌分析第68-69页
        4.3.4 吸附效果分析第69-70页
        4.3.5 红外探针微环境变化分析第70-77页
        4.3.6 吸附模型分析第77-80页
    4.4 结论第80-81页
全文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芘类梯型共轭齐聚物和受体型梯型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
下一篇:化学转化二氧化碳为氨基甲酸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