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定价模型设计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互联网金融概述第11-13页
    1.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第11页
    1.2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第11-13页
2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第13-21页
    2.1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第13-16页
        2.1.1 以第一互联网银行为例看美国互联网银行第13-14页
        2.1.2 美国互联网银行发展模式介绍第14-16页
    2.2 欧洲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第16-18页
    2.3 亚太地区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第18-21页
        2.3.1 亚太地区网银发展现状的简介第19-20页
        2.3.2 亚洲网上证券的发展状况第20页
        2.3.3 亚洲地区的P2P及众筹模式发展滞后第20-21页
3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简要评价第21-34页
    3.1 现状简介第21-22页
    3.2 传统金融机构网络化、线上化发展情况第22-27页
        3.2.1 商业银行互联网化第22-24页
        3.2.2 证券业互联网化第24-25页
        3.2.3 保险业互联网化第25-27页
    3.3 互联网金融服务方式的发展及现状第27-32页
        3.3.1 第三方支付的的发展及现状第27-29页
        3.3.2 移动支付第29-31页
        3.3.3 移动理财终端第31-32页
    3.4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简评第32-34页
        3.4.1 阶段性特点第32-33页
        3.4.2 现存的主要问题第33-34页
4 现代互联网金融产品举例研究——以余额宝、P2P网贷与阿里小贷为例第34-41页
    4.1 互联网理财—普惠金融的财富管理服务第34页
    4.2 余额宝—互联网理财的革命性产品第34-36页
    4.3 互联网金融直接融资业务简析—以P2P借贷产品为例第36-38页
        4.3.1 P2P网络信贷的概念及模式第36-38页
        4.3.2 P2P网络信贷的概念及模式第38页
        4.3.3 P2P网络信贷对传统信贷产品的挑战第38页
    4.4 互联网金融间接融资业务简析—以阿里小贷业务为例第38-41页
5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第41-48页
    5.1 2013 年互联网金融大事记第41-42页
    5.2 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银行业的冲击第42-46页
        5.2.1 支付平台第42-43页
        5.2.2 互联网理财第43-44页
        5.2.3 网贷平台第44-45页
        5.2.4 综合平台第45-46页
        5.2.5 观念的轻视将对银行的传统业务就会构成致命威胁第46页
    5.3 互联网金融未来面临三大发展障碍第46-47页
    5.4 银行业和互联网金融关系:主动脉和毛细血管第47-48页
6 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定价模型设计第48-59页
    6.1 国外互联网金融业务定价运行机制第48-52页
        6.1.1 Prosper的运行机制第48-50页
        6.1.2 Lending Club的运行机制第50-52页
    6.2 商业银行创新产品定价模式简介第52-53页
    6.3 以利润目标为导向的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产品定价模型设计第53-57页
        6.3.1 衡量资产业务方面贡献度的模型设计第54-55页
        6.3.2 衡量负债业务方面贡献度的模型设计第55-56页
        6.3.3 衡量中间业务方面贡献度的模型设计第56-57页
    6.4 定价模型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第57-59页
7 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思考第59-61页
    7.1 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第59页
    7.2 加强行业监管第59-60页
    7.3 促进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个人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造价管理研究
下一篇: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电视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