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后工业化时代城市更新设计问题研究--以包头市钢铁大街城市设计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外对城市更新的研究第12-14页
        1.2.2 国内对城市更新的研究第14-15页
        1.2.3 国内外工业城市更新实践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20页
        1.3.3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 本章小结第21-24页
2. 中国现代工业城市发展概况第24-48页
    2.1 工业城市发展综述第24-25页
        2.1.1 发展历程第24页
        2.1.2 发展特点第24-25页
        2.1.3 新兴工业城市的兴起第25页
    2.2 新兴工业城市发展分析第25-28页
        2.2.1 工业城市兴起动因第25-26页
        2.2.2 工业城市发展特征第26-27页
        2.2.3 新兴工业城市分类第27页
        2.2.4 新兴工业城市发展模式第27-28页
    2.3 新兴工业城市规划类型与内容剖析第28-35页
        2.3.1 新兴工业城市规划类型第28页
        2.3.2 既有城市扩建型新兴工业城市第28-32页
        2.3.3 城市新区建设型新兴工业城市第32-34页
        2.3.4 新城建设开发型新兴工业城市第34-35页
    2.4 后工业社会特征分析第35-36页
    2.5 包头市及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简介第36-47页
        2.5.1 包头市概述第36-39页
        2.5.2 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第39-45页
        2.5.3 包头市后工业时代城市战略转型第45-47页
    2.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3. 中国现代新兴工业城市现状评价分析第48-58页
    3.1 产业结构第48-49页
    3.2 历史人文资源保护的缺失第49-51页
        3.2.1 推倒重建第49-50页
        3.2.2 缺乏对历史空间的整体保护意识第50-51页
        3.2.3 开发模式单一第51页
    3.3 环境的恶化第51-52页
        3.3.1 城市环境第51-52页
        3.3.2 自然环境第52页
    3.4 城市空间现状第52-57页
        3.4.1 现状土地功能结构分析第52-53页
        3.4.2 城市建设现状第53-54页
        3.4.3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现状第54-56页
        3.4.4 现状城市交通第56-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4.工业城市更新策略研究第58-70页
    4.1 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和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第58-60页
        4.1.1 结合城市发展总体战略,从宏观层面入手第58-59页
        4.1.2 相关体制政策的制定,推进工业遗产保护法制化第59页
        4.1.3 扩大工业遗产保护范畴第59-60页
    4.2 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第60-61页
        4.2.1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第60页
        4.2.2 创意经济第60页
        4.2.3 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第60页
        4.2.4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经济第60-61页
    4.3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61-63页
        4.3.1 努力发展“紧凑型”城市格局第61页
        4.3.2 调整现有交通布局,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第61-62页
        4.3.3 减少城市生活对城市生态绿地的占有第62-63页
    4.4 城市空间重构及功能整合第63-68页
        4.4.1 景观规划第63-65页
        4.4.2 交通系统规划第65-66页
        4.4.3 城市空间的系统化思考及多元化发展第66-68页
        4.4.4 积极的城市形象设计第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5.更新策略在包头市钢铁大街城市设计中的实践第70-88页
    5.1 项目概况第70-73页
        5.1.1 项目背景第70页
        5.1.2 城市第70-71页
        5.1.3 历史第71-72页
        5.1.4 城市设计范围第72-73页
    5.2 现状解读第73-78页
        5.2.1 功能特征第73-74页
        5.2.2 街区肌理第74-75页
        5.2.3 土地经济第75-76页
        5.2.4 开放空间第76-77页
        5.2.5 交通环境第77页
        5.2.6 现状评价分析第77-78页
    5.3 设计策略第78-82页
        5.3.1 城市记忆,交错缝合第78-79页
        5.3.2 区域主轴,点轴串联第79页
        5.3.3 绿色客厅,互动镶嵌第79-80页
        5.3.4 格网单元,有机疏导第80-81页
        5.3.5 立体开发,集聚运营第81-82页
    5.4 特征区段和景观框架第82-87页
        5.4.1 特征序列整合第82-86页
        5.4.2 街道空间意象第86-87页
        5.4.3 视景框架第87页
    5.5 本章小结第87-88页
6. 结论第88-91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88-89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89-90页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问题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图纸目录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居环境视野下的古代大同城市风景营造经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ANSYS挖掘机工作装置的有限元及疲劳寿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