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动态 | 第11-17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1.2.3 总结及启示 | 第16-17页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21页 |
1.3.1 地理特征及区位概况 | 第17-18页 |
1.3.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1.3.3 人.增长概况 | 第19-21页 |
1.4 数据来源和空间界定 | 第21-22页 |
1.4.1 数据来源 | 第21页 |
1.4.2 空间界定 | 第21-22页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第22-25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2 研究路线 | 第23-25页 |
2 城市空间扩展边界基础理论 | 第25-30页 |
2.1 城市空间扩展内涵 | 第25页 |
2.2 城市空间扩展理论体系 | 第25-28页 |
2.2.1 增长极理论 | 第25-26页 |
2.2.2 竞租理论 | 第26页 |
2.2.3 城市空间扩展模式 | 第26-27页 |
2.2.4 城市空间扩展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2.3 城市空间扩展边界内涵 | 第28-30页 |
2.3.1 城市空间边界内涵 | 第28页 |
2.3.2 城市空间扩展边界与空间增长边界(UGB)辨析 | 第28-30页 |
3 关中地区中小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特征 | 第30-52页 |
3.1 关中地区中小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特征分析 | 第30-49页 |
3.1.1 边界的时空特征 | 第30-33页 |
3.1.2 边界的形态特征 | 第33-38页 |
3.1.3 边界区域的产业特征 | 第38-39页 |
3.1.4 边界区域的用地特征 | 第39-43页 |
3.1.5 边界区域的人口特征 | 第43-45页 |
3.1.6 边界区域的活力特征 | 第45-49页 |
3.2 关中地区中小城市中心城区扩展边界的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第49-50页 |
3.3 问题分析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关中地区中小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变动的驱动因素研究 | 第52-68页 |
4.1 背景性驱动因素 | 第52-63页 |
4.1.1 驱动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2-53页 |
4.1.2 驱动因素相关分析和驱动力模型建立 | 第53-57页 |
4.1.3 背景性驱动因素分析 | 第57-60页 |
4.1.4 驱动机制分析 | 第60-63页 |
4.2 直接性驱动因素 | 第63-66页 |
4.2.1 直接性因素汇总 | 第63-64页 |
4.2.2 直接性驱动因素分析 | 第64-65页 |
4.2.3 驱动机制分析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中心城区空间扩展边界调控和引导对策研究 | 第68-95页 |
5.1 调控和引导的基础依据 | 第68-78页 |
5.1.1 基础判断 | 第68-75页 |
5.1.2 变化趋势预判 | 第75-78页 |
5.2 调控策略研究 | 第78-83页 |
5.2.1 新增建设用地扩展区位调控 | 第78-79页 |
5.2.2 新增建设用地扩展模式调控 | 第79-80页 |
5.2.3 新增建设用地增量调控 | 第80-82页 |
5.2.4 政策联控为主的宏观调控 | 第82-83页 |
5.3 引导对策研究 | 第83-93页 |
5.3.1 以城市空间弹性增长边界为主的界线引导 | 第83-90页 |
5.3.2 以激活边界活力为主的持续健康空间引导 | 第90-9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95-9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5-96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附录 | 第102-105页 |
图录 | 第102-103页 |
表录 | 第103-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