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俞致贞工笔花鸟画艺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本选题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一章 俞致贞学艺历程第15-29页
    第一节 拜师于非闇,广泛取益第15-20页
    第二节 追崇传统,习古临摹第20-27页
        一、入国画研究馆,临习古画第21-23页
        二、临摹古画的门路第23-27页
    第三节 转拜张大干,师造化第27-29页
第二章 俞致贞工笔花鸟画风格的演变及艺术特点第29-49页
    第一节 俞致贞工笔花鸟画风格演变的三个阶段第29-31页
        一、第一阶段(风格积累期1930——1946)第29页
        二、第二阶段(风格形成期1946——1959)第29-30页
        三、第三阶段(风格成熟期1959——1995)第30-31页
    第二节 俞致贞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作解读第31-49页
        一、题材寓意第31-34页
        二、构图第34-38页
        三、造型第38-42页
        四、设色第42-49页
第三章 俞致贞与同时期画家艺术风貌的异同第49-57页
    第一节 与其师于非闇牡丹创作的异同第49-52页
    第二节 与其师张大千荷花创作的异同第52-55页
    第三节 与田世光红叶创作的异同第55-57页
第四章 俞致贞花鸟画艺术教育践行第57-67页
    第一节 俞致贞的教育活动第57-58页
    第二节 教学思想教育方法第58-64页
        一、“三位一体”教学实践:临摹、写生、创作第58-61页
        二、工笔花卉技法的编撰第61-64页
    第三节 传道与解惑第64-67页
第五章 结论第67-71页
附录1第71-85页
附录2第85-87页
图版说明第87-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7-99页
致谢第99-101页
个人简历第101-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涛“一画”论美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从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引发的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