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盐水淡化的研究背景与历史 | 第15-16页 |
1.2 电吸附的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1.3 MCDI的理论研究 | 第18页 |
1.4 电吸附炭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1.4.1 活性炭 | 第18-19页 |
1.4.2 活性炭布 | 第19页 |
1.4.3 模板介孔炭 | 第19-20页 |
1.4.4 炭气凝胶 | 第20页 |
1.4.5 炭化物衍生炭 | 第20页 |
1.4.6 石墨烯 | 第20-21页 |
1.4.7 碳纳米管 | 第21-22页 |
1.4.8 炭黑 | 第22页 |
1.4.9 炭材料性质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22-23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1.5.1 选题立论及意义 | 第23-24页 |
1.5.2 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同步还原与氮掺杂的层积氧化石墨烯制备与表征 | 第25-41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26-27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3 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2.3.1 通用表征 | 第27-28页 |
2.3.2 电化学测试 | 第28页 |
2.4 实验步骤 | 第28-29页 |
2.4.1 GO的制备 | 第28页 |
2.4.2 GN的合成 | 第28页 |
2.4.3 炭电极的制备 | 第28-29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2.5.1 MRF与GO的还原作用 | 第29-30页 |
2.5.2 GO和MRF的原位反应 | 第30-34页 |
2.5.3 微孔结构与比表面积 | 第34-37页 |
2.5.4 电化学性质 | 第37-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QPVA交联膜/活性炭复合电极的制备与MCDI应用 | 第41-55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42-4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3.3 实验步骤 | 第43-46页 |
3.3.1 QPVA离子交换膜的合成 | 第43-44页 |
3.3.2 交联膜的性质 | 第44-45页 |
3.3.3 炭电极制备 | 第45页 |
3.3.4 复合电极的制备 | 第45页 |
3.3.5 MCDI装置的组装 | 第45-46页 |
3.3.6 通用表征 | 第46页 |
3.3.7 电化学性质测定 | 第46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3.4.1 QPVA交联膜的性质 | 第46-49页 |
3.4.2 电化学质 | 第49-51页 |
3.4.3 电吸附性质 | 第51-53页 |
3.5 本节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膜电容吸附脱盐操作参数优化的研究 | 第55-69页 |
4.1 引言 | 第55-5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4.2.1 实验药品 | 第56-57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7页 |
4.2.3 MCDI装置的组装 | 第5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7页 |
4.3.1 CDI吸附实验 | 第57-60页 |
4.3.2 MCDI(单膜)吸附实验 | 第60-62页 |
4.3.3 MCDI(不同膜厚)吸附实验 | 第62-64页 |
4.3.4 MCDI(双膜)吸附实验 | 第64-67页 |
4.4 本节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会议) | 第85-87页 |
作者及导师介绍 | 第87-88页 |
附件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