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创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9页
        1.1.1 选题背景第7-8页
        1.1.2 选题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第9-12页
        1.2.1 关于传统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的研究第9-10页
        1.2.2 关于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的研究第10-12页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的内涵、特点及其功能第14-23页
    2.1 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的内涵第14-16页
        2.1.1 爱国主义教育第14-15页
        2.1.2 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第15-16页
    2.2 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的特征第16-19页
        2.2.1 时代性第16-17页
        2.2.2 民族性第17-18页
        2.2.3 开放性第18-19页
        2.2.4 多样性第19页
    2.3 爱国主义教育路径与爱国主义教育其它要素的功能关系第19-23页
        2.3.1 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服从于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第20-21页
        2.3.2 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服务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第21页
        2.3.3 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统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和途径第21-23页
第3章 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的状况及原因分析第23-30页
    3.1 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的状况第23-27页
        3.1.1 以政治教育为主要渠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第24-25页
        3.1.2 以广泛的群众运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25-26页
        3.1.3 以树立典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第26-27页
    3.2 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选择的原因分析第27-30页
        3.2.1 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第27-28页
        3.2.2 国际形势的制约第28-30页
第4章 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创新第30-41页
    4.1 以明确的发展目标引领爱国主义教育第30-33页
        4.1.1 以实现“四个现代化”引领爱国主义教育第31页
        4.1.2 以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引领爱国主义教育第31-32页
        4.1.3 以实现“中国梦”引领爱国主义教育第32-33页
    4.2 以道德教育规范爱国主义教育第33-36页
        4.2.1 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渠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第34-35页
        4.2.2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渠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第35-36页
    4.3 以核心价值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第36-38页
        4.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第36-37页
        4.3.2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第37-38页
    4.4 以网络作为重要阵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第38-41页
        4.4.1 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第38-39页
        4.4.2 积极有效占领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第39-41页
第5章 总结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网络爱国主义
下一篇: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资源型社区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省锦丰矿业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