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文化个案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4页
引言第14-39页
    一、 研究缘起第14-18页
        (一) 时代背景第14-16页
        (二) 理论背景第16-17页
        (三) 实践背景第17-18页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第18-20页
        (一) 研究目的第18-19页
        (二) 研究问题第19-20页
    三、 研究意义第20-23页
        (一) 理论意义第20-21页
        (二) 实践意义第21-23页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23-24页
        (一) 研究思路第23页
        (二) 研究框架第23-24页
    五、 研究方法第24-26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24页
        (二) 个案研究法第24-25页
        (三) 调查研究法第25-26页
    六、 文献研究综述第26-39页
        (一) 个性化教学研究现状第26-33页
        (二) 教师文化研究现状第33-39页
第一章 个性化教学与教师文化的基本理论分析第39-74页
    一、 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分析第39-51页
        (一) 内涵解析第39-40页
        (二) 特征分析第40-42页
        (三) 价值所在第42-46页
        (五)核心价值观第46-51页
    二、 教师文化的内涵分析第51-65页
        (一) 涵义理解第51-53页
        (二) 结构分析第53-59页
        (三) 传统特征第59-61页
        (四) 价值探讨第61-62页
        (五) 发展规律第62-65页
    三、 个性化教学与教师文化的关系第65-74页
        (一) 个性化教学与教师文化存在复杂的变量关系第65-70页
        (二)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文化变革的理据第70-74页
第二章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观念文化第74-102页
    一、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观念文化的应然第74-77页
        (一) 开放和谐的教学观:从“封闭”走向“开放”第74-75页
        (二) 自由平等的师生观:从“被压迫”走向“平等”第75-76页
        (三) 差异多元的教学评价观:从“统一”走向“差异多元”第76页
        (四) 自主选择的学习观:从“刻板规定”到“自主选择”第76-77页
    二、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观念文化的现状第77-85页
        (一) 形成个性化教学观念第77页
        (二) 具备教学指导理念第77-79页
        (三) 达成单元开发理念第79-84页
        (四) 形成尊重差异观念第84-85页
    三、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观念文化的问题第85-90页
        (一) 自由学习进度与规定学习时间的矛盾第85-86页
        (二) 不能恰当对待个性化回答第86页
        (三) 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矛盾第86-87页
        (四) “越俎代庖”第87-88页
        (五) 划一性与选择性的悖论第88-89页
        (六) 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第89-90页
    四、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观念文化的障碍因素第90-94页
        (一) 传统教育观念的阻碍第90-91页
        (二) 教学思维的固化第91-93页
        (三) 考试文化的强势存在第93-94页
        (四) 办学理念的“趋同”第94页
    五、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观念文化的构建策略第94-102页
        (一) 深化开放式的学校教育文化理念第94-95页
        (二) 理解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文化特征第95-98页
        (三) 深刻理解教师文化变迁的规律第98页
        (四) 扬弃教育文化传统第98-99页
        (五) 个性化教学对话的回归第99-102页
第三章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行为文化第102-133页
    一、 教师行为文化的应然第102-105页
        (一) 课程建构行为:从“课程计划的执行”到“课程的建构”第102-103页
        (二) 个性指导行为:从“单一指导”到“个别集体结合指导”第103页
        (三) 教师合作行为:从“个人英雄主义”到教师“合作”第103页
        (四) 教学对话行为:从师生“问答”到师生“对话”第103-104页
        (五) 学习促进行为:从“裁判学生”到“促进学习”第104页
        (六) 教学研究行为:从“无研究意识”到“教学即研究”第104-105页
    二、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行为文化的现状第105-113页
        (一) 校长成为个性化教学领导第105-107页
        (二) “教案”变成“学案”第107-111页
        (三) 教学研究行为的形成第111-112页
        (四) “学习卡片”的设计行为第112-113页
        (五) 形成专家指导行为第113页
    三、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行为文化的问题第113-118页
        (一) “教”和“学”时间掌控问题第113-114页
        (二) 个体指导和集体指导分配的问题第114-115页
        (三) 学生引导性评价的问题第115页
        (四) 个性与共性的把握问题第115-116页
        (五) 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第116页
        (六) 学生个性化评价的问题第116-118页
    四、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行为文化的障碍因素第118-126页
        (一) 教师个性的被遮蔽第118-119页
        (二) 教师文化适应的过程性第119-124页
        (三) 教师习性使然第124-125页
        (四) 教师的文化自觉不足第125-126页
    五、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行为文化的构建策略第126-133页
        (一) 推进小班化教学第126-127页
        (二) 校长的引领第127-128页
        (三) 考试文化的纠正第128页
        (四) 还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力第128-129页
        (五) 促成教师个性化教学品质第129-131页
        (六) 涵养教师个性化的问题意识第131-133页
第四章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制度文化第133-157页
    一、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制度文化应然第133-138页
        (一) 规范化课堂制度:从“失范”走向“规范”第133-134页
        (二) 个性化评价制度:从“学会”走向“会学”第134-135页
        (三) 个性化教材制度:从“同一”走向“个性”第135-137页
        (四) 合作化备课制度:从“孤立”走向“合作”第137-138页
        (五) 多元化指导制度:从“单一”走向“多元”第138页
    二、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制度文化的现状第138-145页
        (一) 形成教材校本开发制度第138-143页
        (二) 创新教师成长制度第143-144页
        (三) 创建教育研究发表制度第144-145页
        (四) 建成学科自主运行制度第145页
        (五) 达成主题文化年制度第145页
    三、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制度文化的问题第145-147页
        (一) 教材个性化开发遭遇困境第145-146页
        (二) 专家讲座制度的实用性问题第146-147页
        (三) 导师带徒弟制度的问题第147页
        (四) 个性化教学规范的建立问题第147页
    四、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制度文化的局限因素第147-148页
        (一) 传统课堂规范的影响第147-148页
        (二) 学生评价制度的影响第148页
        (三) 教师评价制度的影响第148页
    五、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制度文化的构建策略第148-157页
        (一) 提高教材的个性化程度第149-151页
        (二) 课堂教学规范的重构第151-152页
        (三) 完善教师成长制度第152-153页
        (四) 促进特色学校建设第153-157页
第五章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物质文化第157-172页
    一、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物质文化的应然第157-161页
        (一) 开放的学校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第157-158页
        (二) 弹性的教学时间:从“塑性”走向“弹性”第158-159页
        (三) 受欢迎的教学氛围:从“死气沉沉”走向“受欢迎”第159页
        (四) 灵活的课堂组织:从“机械”走向“灵活”第159-160页
        (五) 个性化的教材:从“划一”到“个性”第160-161页
    二、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物质文化的现状第161-165页
        (一) 开放教学空间的形成第162页
        (二) 弹性教学时间的确立第162-163页
        (三) 合作学习环境的塑造第163-164页
        (四) 师生交流环境的建设第164-165页
    三、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物质文化的问题第165-166页
        (一) 教学空间的使用问题第165页
        (二) 教学时间的利用问题第165-166页
    四、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物质文化的限制因素第166-167页
        (一) 大班化教学的影响第166-167页
        (二) 现有教材的影响第167页
    五、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物质文化的构建策略第167-172页
        (一) 深刻领会开放教育和个性化教学第168页
        (二) 推进个性化学校文化建设步伐第168-169页
        (三) 增强教师的文化适应性第169-170页
        (四) 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第170-1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第172-180页
    一、 研究结论第172-175页
        (一)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文化与传统教学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呈现不同特征第172-173页
        (二)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文化是“基于个性化教学”、“为了个性化教学”、“在个性化教学之中”的教师文化第173-174页
        (三)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彰显开放性特色第174-175页
    二、 研究的启示第175-176页
        (一) 个性化教学肩负着文化使命第175页
        (二)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建设重在落实到个性化教学中去第175-176页
        (三) 校长是构建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文化的重要力量第176页
        (四)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文化构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176页
    三、 研究的局限性第176-178页
        (一) 理论层面的局限第176-177页
        (二) 实践层面的局限第177-178页
    四、 研究的未来展望第178-180页
        (一) 教师文化是个性化教学研究不可忽视的课题第178页
        (二) 特色和个性是教师文化研究重要命题第178页
        (三) 教师个性是教师文化研究不可绕过的主题第178-180页
参考文献第180-186页
附录第186-201页
后记第201-204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204页

论文共2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地城市多层次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咸宁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下一篇:大学英语不善学者学习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