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梯度折射率减反射光伏玻璃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1-43页
    1.1 光学减反射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5页
        1.1.1 光伏产业的需要第11-12页
        1.1.2 其它行业的需要第12-13页
        1.1.3 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1.1.4 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第14-15页
    1.2 减反射理论及方法综述第15-28页
        1.2.1 相关理论发展概述第15-19页
        1.2.2 干涉法减反射第19-22页
        1.2.3 表面微结构减反射第22-24页
        1.2.4 梯度折射率减反射第24-28页
    1.3 玻璃减反射技术综述第28-39页
        1.3.1 玻璃减反射技术发展第28-29页
        1.3.2 减反射技术分类介绍第29-36页
        1.3.3 减反射光伏玻璃应用技术调查及对比分析第36-37页
        1.3.4 减反射光伏玻璃生产技术路径选择及依据第37-39页
    1.4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方案第39-43页
2 梯度折射率减反射薄膜的理论计算第43-73页
    2.1 理论建模和计算的目标第43-44页
    2.2 光学减反膜设计计算的方法和计算工具第44-53页
        2.2.1 单层及多层均质膜的特征矩阵第44-46页
        2.2.2 非均质膜计算的特征矩阵法介绍第46-49页
        2.2.3 分层拟合的方法构建梯度折射率膜层第49-51页
        2.2.4 计算工具和建模过程简介第51-53页
    2.3 模拟方法和参数的选择第53-56页
        2.3.1 模拟的方案第53页
        2.3.2 参数选定第53页
        2.3.3 折射率分布曲线函数类型的确立第53-54页
        2.3.4 计算过程简介第54-56页
    2.4 可见光波段的计算和结果分析第56-67页
        2.4.1 物理厚度对减反射膜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7-62页
        2.4.2 五种折射率曲线分布对减反射性能影响第62-66页
        2.4.3 薄膜层数的影响第66-67页
    2.5 对太阳光波段的扩展研究第67-72页
        2.5.1 模拟和计算的方案第67-68页
        2.5.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8-72页
    2.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3 梯度折射率减反射玻璃的制备第73-88页
    3.1 腐蚀法的设计思路和制备原理第73-75页
    3.2 梯度折射率带宽减反射光伏玻璃的实验步骤第75-76页
    3.3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76页
    3.4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76-85页
        3.4.1 光伏玻璃减反射表面微结构分析第76-79页
        3.4.2 减反射玻璃透过率和反射率测量第79页
        3.4.3 透过率随光线入射角度的变化情况测试第79-80页
        3.4.4 二次腐蚀法减反射膜层的折射率分布形式第80-81页
        3.4.5 宽带、全向、近零反射光伏玻璃的研制第81-83页
        3.4.6 减反射光伏玻璃的硬度测试第83-85页
    3.5 二次腐蚀法减反射玻璃的产业化研究与实践第85-86页
        3.5.1 高透过大面积减反射光伏玻璃生产线的建立与自动化运行第85页
        3.5.2 高透过大面积减反射光伏玻璃的生产第85-86页
    3.6 本章小结第86-88页
4 结论第88-91页
    4.1 总结第88-89页
    4.2 创新点第89-90页
    4.3 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致谢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低反应性药物基因组学及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研究
下一篇:稳定化纳米级钯铁体系对水中2,4-二氯苯酚的催化还原脱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