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传播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2-29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12-13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7-20页
    1.3 微信的概念与内涵第20-28页
        1.3.1 微信的概念界定第20-21页
        1.3.2 微信的传播特点第21-25页
        1.3.3 微信的传播模式第25-28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8-29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第28页
        1.4.2 主要研究方法第28-29页
第2章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传播的表现与规律第29-44页
    2.1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传播的发展阶段第29-30页
        2.1.1 微信传播突发公共事件的萌芽期第29-30页
        2.1.2 微信传播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期第30页
    2.2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的传播表现第30-35页
        2.2.1 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第31页
        2.2.2 动员救助的重要平台第31-32页
        2.2.3 情感宣泄的重要载体第32-33页
        2.2.4 与传统媒体形成合力传播第33-35页
    2.3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传播的特点第35-41页
        2.3.1 身临其境的现场聚焦第35页
        2.3.2 阵容强大的集中关注第35-36页
        2.3.3 复杂多样的多元表达第36-38页
        2.3.4 层出不穷的谣言更替第38-41页
    2.4 微信在突发公共事件与普通新闻事件中的传播差异第41-44页
        2.4.1 传播主体相对复杂第41页
        2.4.2 传播秩序相对混乱第41-42页
        2.4.3 持续时间相对短暂第42-44页
第3章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的传播机制与作用第44-50页
    3.1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的传播机制第44-46页
        3.1.1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信传播主体第44页
        3.1.2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信传播周期模型第44-46页
    3.2 微信扩散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第46-50页
        3.2.1 信息认知阶段:提供新闻线索 拓宽传播渠道第46-47页
        3.2.2 舆论爆发阶段:助力准确沟通 推动即时互动第47-48页
        3.2.3 舆论平息阶段:畅达指挥执行 促成事件解决第48-50页
第4章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第50-62页
    4.1 微信传播的问题第50-55页
        4.1.1 碎片化信息导致认知片面性第50-51页
        4.1.2 私密性特点产生“信息茧房”第51页
        4.1.3 把关人缺失导致谣言泛滥第51-52页
        4.1.4 扁平化传播造成信息过剩第52-53页
        4.1.5 弱焦点传播造成信息失效第53-55页
    4.2 优化传播的对策第55-62页
        4.2.1 政府加强舆论引导第55-57页
        4.2.2 传统媒体加强议程设置第57-58页
        4.2.3 运营商加强技术把关第58-60页
        4.2.4 微信用户加强自律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虚拟现实中碰撞检测算法研究
下一篇:人工鱼礁流场特征及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