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音运动分析与合成系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文创新工作 | 第10页 |
1.3.1 建立了数据采集系统 | 第10页 |
1.3.2 建立了超声图像到三维模型的映射关系 | 第10页 |
1.3.3 搭建了三维模型的显示系统 | 第10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数据的采集 | 第11-20页 |
2.1 数据采集系统 | 第11-17页 |
2.1.1 超声采集系统 | 第11-14页 |
2.1.2 彩色图像采集系统 | 第14-15页 |
2.1.3 喉头仪信号采集系统 | 第15-16页 |
2.1.4 其他设备介绍 | 第16-17页 |
2.2 数据的同步性处理 | 第17-19页 |
2.2.1 超声数据与音频数据之间的同步 | 第17-18页 |
2.2.2 彩色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之间的同步 | 第18页 |
2.2.3 喉头运动数据和音频数据之间的同步 | 第18页 |
2.2.4 各个采集系统间的数据同步 | 第18-19页 |
2.3 数据演示系统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超声图像数据库的建立 | 第20-32页 |
3.1 超声图像简介 | 第20-21页 |
3.2 超声图像采集 | 第21-27页 |
3.2.1 采集程序介绍 | 第21-23页 |
3.2.2 数据采集过程 | 第23-26页 |
3.2.3 数据存储结构 | 第26-27页 |
3.3 超声图像标注 | 第27-31页 |
3.3.1 标注程序简介 | 第27-28页 |
3.3.2 图像标注过程 | 第28-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三维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 第32-41页 |
4.1 ArtiSynth简介 | 第32-34页 |
4.2 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34-38页 |
4.2.1 ArtiSynth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34-36页 |
4.2.2 模型建立过程 | 第36-38页 |
4.3 舌头中位矢面数据的提取 | 第38-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超声图像与三维模型映射 | 第41-54页 |
5.1 TPS算法简介 | 第41-45页 |
5.1.1 非刚性点匹配的薄板样条函数 | 第42-44页 |
5.1.2 非刚性匹配算法 | 第44-45页 |
5.2 超声数据与三维模型数据坐标匹配 | 第45-49页 |
5.2.1 线性变换匹配 | 第45-47页 |
5.2.2 TPS方法匹配 | 第47-49页 |
5.3 匹配算法 | 第49-51页 |
5.4 结果评价 | 第51页 |
5.5 显示系统 | 第51-5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