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应用存储型XSS漏洞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2-20页 |
2.1 XSS相关技术 | 第12-16页 |
2.1.1 XSS概述和危害 | 第12-14页 |
2.1.2 XSS漏洞的类型 | 第14-16页 |
2.2 存储型XSS漏洞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2.2.1 漏洞定位查找及防范 | 第16-17页 |
2.2.2 存储型XSS漏洞攻击原理 | 第17-18页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存储型XSS漏洞检测方法 | 第20-26页 |
3.1 Web页面信息的采集 | 第21-23页 |
3.2 攻击向量的构建 | 第23-24页 |
3.3 漏洞的检测及结果报告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存储型XSS漏洞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26-35页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第26-27页 |
4.2 Web页面信息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27-28页 |
4.2.1 爬取及解析模块 | 第27-28页 |
4.2.2 URL信息记录模块 | 第28页 |
4.3 攻击向量构建模块的设计 | 第28-33页 |
4.3.1 向量生成模块 | 第29-32页 |
4.3.2 变异处理模块 | 第32-33页 |
4.4 漏洞检测及结果报告模块的设计 | 第33-35页 |
4.4.1 XSS2检测模块 | 第33-34页 |
4.4.2 检测结果模块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存储型XSS漏洞检测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 第35-41页 |
5.1 实验环境及实验对象 | 第35-36页 |
5.2 检测系统的功能测试 | 第36-39页 |
5.2.1 遍历待检测网站 | 第36页 |
5.2.2 检测含表单页面 | 第36-37页 |
5.2.3 检测结果及人工确认 | 第37-39页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9-4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1-43页 |
6.1 总结 | 第41-42页 |
6.2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