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排水规划及污水处理工程改造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提出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5页 |
2 蓝田县概况 | 第15-17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5页 |
2.2 雨污水管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2.2.1 雨污水管网现状 | 第15-16页 |
2.2.2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3 蓝田县雨污水管网的优化设计 | 第17-38页 |
3.1 排水体制 | 第17-20页 |
3.2 雨水管网优化 | 第20-27页 |
3.2.1 规划设计参数 | 第20-22页 |
3.2.2 雨水管网分区规划 | 第22-24页 |
3.2.3 海绵城市的建设 | 第24-27页 |
3.3 污水管网优化 | 第27-38页 |
3.3.1 县城污水量预测 | 第27-29页 |
3.3.2 污水管网分区划分 | 第29页 |
3.3.3 污水比流量 | 第29-30页 |
3.3.4 污水管网规划 | 第30-38页 |
4 蓝田县污水处理工程改造研究 | 第38-54页 |
4.1 服务范围 | 第38页 |
4.1.1 规划年限 | 第38页 |
4.1.2 服务范围 | 第38页 |
4.2 污水处理厂改造规模的确定 | 第38页 |
4.3 进出水水质分析及确定 | 第38-41页 |
4.3.1 进水水质分析及确定 | 第38-40页 |
4.3.2 出水水质分析及确定 | 第40页 |
4.3.3 各污染物指标应达的去除率 | 第40页 |
4.3.4 污染物消减量表 | 第40-41页 |
4.4 改造工程工艺方案论证 | 第41-48页 |
4.4.1 改造方案选择原则 | 第41页 |
4.4.2 改造方案设计思路 | 第41-42页 |
4.4.3 处理要点分析 | 第42页 |
4.4.4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 | 第42-46页 |
4.4.5 改造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 第46-48页 |
4.5 辅助除磷 | 第48页 |
4.6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选择 | 第48-49页 |
4.7 出水消毒方案选择 | 第49-50页 |
4.8 污泥处理工艺论证 | 第50-51页 |
4.9 除臭工艺方案选择 | 第51-52页 |
4.10 工艺流程 | 第52-54页 |
5 蓝田县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 | 第54-61页 |
5.1 设计规模 | 第54页 |
5.2 改造工程处理工艺设计 | 第54-61页 |
5.2.1 进水控制井(新建) | 第54页 |
5.2.2 生物反应池(改造) | 第54-56页 |
5.2.3 二沉池及污泥泵房(新建) | 第56-57页 |
5.2.4 滤池及接触消毒池(新建) | 第57-58页 |
5.2.5 污泥浓缩池(新建) | 第58-59页 |
5.2.6 污泥贮存池(改造) | 第59页 |
5.2.7 生物除臭滤池(新建) | 第59页 |
5.2.8 加药间(新建) | 第59-61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1-62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建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