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钢骨混凝土柱的理论发展与应用 | 第12-15页 |
| ·钢管混凝土柱的理论发展与应用 | 第15-16页 |
| ·新型组合柱 | 第16-17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 | 第18-30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统一强度理论 | 第18-21页 |
| ·厚壁圆筒的弹塑性极限分析 | 第21-24页 |
| ·国内外各规程中有关轴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第24-29页 |
| ·JCJ01-89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 第24页 |
| ·CECS281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 第24-25页 |
| ·DL/T5085-1999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 第25-26页 |
| ·DBJ13-51-2003福建地方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第26页 |
| ·CECS1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第26页 |
| ·AISC-LRFD1999美国钢结构学会钢结构规范 | 第26-27页 |
| ·EC4(94)欧洲规程 | 第27-28页 |
| ·AIJ(1997)日本规程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 | 第30-46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 | 第31-39页 |
| ·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的受力模型 | 第31-32页 |
| ·钢管承载力计算 | 第32-33页 |
| ·核心混凝土承载力计算 | 第33页 |
| ·钢骨的承载力计算 | 第33-34页 |
| ·钢骨-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短柱承载力 | 第34页 |
| ·试验验证 | 第34-36页 |
| ·公式的推广 | 第36页 |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 ·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长柱轴压承载力 | 第39-43页 |
| ·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长柱的受力模型 | 第39页 |
| ·长柱稳定承载力计算 | 第39-42页 |
| ·试验验证及比较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 第四章 圆钢管钢骨混凝土柱受压承载力计算 | 第46-56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配有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 | 第47-50页 |
| ·配有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的受力模型 | 第47页 |
| ·钢管承载力计算 | 第47-48页 |
| ·混凝土承载力计算 | 第48-49页 |
| ·配有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统一解 | 第49-50页 |
| ·配有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验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54页 |
| ·受压承载力计算 | 第50页 |
| ·α,b对配有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径厚比θ对核芯混凝土侧向约束应力的影响 | 第51-52页 |
| ·纵筋配筋率 | 第52页 |
| ·箍筋体积配箍率 | 第52-53页 |
| ·钢骨配骨率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的有限元分析 | 第56-70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材料本构模型 | 第56-57页 |
| ·核心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56-57页 |
| ·钢管和型钢本构模型 | 第57页 |
| ·钢管及钢骨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 第57-58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8-64页 |
| ·单元类型 | 第58页 |
| ·实常数和材料属性 | 第58页 |
|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58-62页 |
| ·边界约束及加载 | 第62-64页 |
| ·求解与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69页 |
| ·求解及后处理 | 第64页 |
| ·极限承载力 | 第64页 |
| ·荷载-变形曲线 | 第64-65页 |
| ·应力云图 | 第65-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