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贷款证券化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2.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概述 | 第16-19页 |
2.1.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内涵 | 第16页 |
2.1.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原理 | 第16-17页 |
2.1.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 | 第17-19页 |
2.2 研究综述 | 第19-25页 |
2.2.1 我国公积金贷款证券化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2.2.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研究 | 第20-22页 |
2.2.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研究 | 第22-25页 |
2.3 小结 | 第25-26页 |
3 我国公积金贷款证券化现状 | 第26-37页 |
3.1 我国公积金贷款证券化概述 | 第26-29页 |
3.1.1 我国公积金制度发展及运作特点 | 第26-27页 |
3.1.2 我国公积金贷款证券化必要性 | 第27-28页 |
3.1.3 我国公积金贷款证券化可行性 | 第28-29页 |
3.2 我国公积金贷款证券化的特征分析 | 第29-32页 |
3.2.1 基础资产特征分析 | 第30-31页 |
3.2.2 证券发行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3.3 “杭州公积金2016-1”的特征分析 | 第32-35页 |
3.3.1 贷款特征分析 | 第33-34页 |
3.3.2 借款人特征分析 | 第34-35页 |
3.3.3 抵押物特征分析 | 第35页 |
3.4 小结 | 第35-37页 |
4 我国公积金贷款证券化的主要风险分析 | 第37-45页 |
4.1 违约风险 | 第37-39页 |
4.1.1 违约风险的内涵 | 第37页 |
4.1.2 违约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4.1.3 违约行为的衡量指标 | 第38-39页 |
4.2 提前偿付风险 | 第39-42页 |
4.2.1 提前偿付风险的内涵 | 第39-40页 |
4.2.2 提前偿付行为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3 提前偿付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41-42页 |
4.2.4 提前偿付风险的衡量指标 | 第42页 |
4.3 其他风险分析 | 第42-44页 |
4.3.1 利率风险 | 第42-43页 |
4.3.2 流动性风险 | 第43页 |
4.3.3 资金运营风险 | 第43-44页 |
4.3.4 法律风险 | 第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5 “杭州公积金2016-1”风险实证分析 | 第45-55页 |
5.1 违约风险实证分析 | 第45-49页 |
5.1.1 模型选取与修正 | 第45-48页 |
5.1.2 实证计算 | 第48-49页 |
5.2 提前偿付风险实证分析 | 第49-54页 |
5.2.1 模型构建 | 第49-51页 |
5.2.2 实证研究 | 第51-54页 |
5.3 小结 | 第54-55页 |
6 我国公积金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措施 | 第55-63页 |
6.1 违约风险管理 | 第55-57页 |
6.1.1 健全个人信用体系,从源头上控风险 | 第55-56页 |
6.1.2 加强证券信用增级,从结构上控风险 | 第56-57页 |
6.2 提前偿付风险管理 | 第57-58页 |
6.2.1 建立提前偿付惩罚机制 | 第57页 |
6.2.2 构建提前偿付信息数据库 | 第57-58页 |
6.2.3 资产证券化设计的创新 | 第58页 |
6.3 其他风险的管理 | 第58-62页 |
6.3.1 加强公积金贷款的利率风险管理 | 第58-60页 |
6.3.2 培养机构投资者提供流动性支持 | 第60页 |
6.3.3 资金偿付与沉淀压力的平衡 | 第60-61页 |
6.3.4 完善法律及金融监管 | 第61-62页 |
6.4 小结 | 第62-63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3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