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昌乐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阐释 | 第17-23页 |
2.1 生态农业发展的概念与特征 | 第17-18页 |
2.2 生态农业的优势 | 第18页 |
2.3 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18-20页 |
2.4 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原理 | 第20-23页 |
2.4.1 农业生物共生原理 | 第20-21页 |
2.4.2 农业多功能原理 | 第21-22页 |
2.4.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昌乐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3-32页 |
3.1 昌乐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第23-28页 |
3.1.1 旅游农业 | 第25页 |
3.1.2 生态循环农业 | 第25-27页 |
3.1.3 休闲生态农业 | 第27-28页 |
3.2 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3.2.1 农业产业化水平依然偏低 | 第29页 |
3.2.2 缺乏科学详尽的总体规划 | 第29-30页 |
3.2.3 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 第30-31页 |
3.2.4 农业金融体系尚待完善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状况及其启示 | 第32-38页 |
4.1 国外生态农业主要模式 | 第32-34页 |
4.1.1 环保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第32-33页 |
4.1.2 综合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第33页 |
4.1.3 集约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第33-34页 |
4.2 国内生态农业主要模式 | 第34-36页 |
4.2.1 契约化农业发展模式 | 第34页 |
4.2.2 品牌带动农业发展模式 | 第34-36页 |
4.3 启示 | 第36-38页 |
4.3.1 政府提供政策、法律和资金支持 | 第36页 |
4.3.2 非政府组织提供协调保障 | 第36页 |
4.3.3 注重观光农业产品的特色 | 第36-37页 |
4.3.4 加强对观光农业推广宣传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昌乐县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 第38-45页 |
5.1 昌乐县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构建设想 | 第38-40页 |
5.1.1 建立生态低碳目标 | 第38页 |
5.1.2 加大科学投入与龙头企业建设 | 第38-39页 |
5.1.3 强化科技支撑与队伍建设 | 第39页 |
5.1.4 实现安全品牌高端新突破 | 第39-40页 |
5.2 昌乐县生态农业发展建议 | 第40-45页 |
5.2.1 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 第40-41页 |
5.2.2 大力发展规模化生产 | 第41页 |
5.2.3 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 第41页 |
5.2.4 培育壮大产业化经营主体 | 第41-42页 |
5.2.5 深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 第42页 |
5.2.6 拓展农业产业功能 | 第42-43页 |
5.2.7 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 第43页 |
5.2.8 拉伸农业产业链条 | 第43页 |
5.2.9 强化发展动力与项目支撑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