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 选题背景和依据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三)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五)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一、 “自媒体”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3页 |
(一) “自媒体”概述 | 第16-20页 |
1. 自媒体的概念 | 第16-17页 |
2. 自媒体的特点 | 第17-20页 |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述 | 第20-21页 |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 | 第20页 |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对象 | 第20-21页 |
(三) “自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辩证关系 | 第21-23页 |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自媒体的推动 | 第21页 |
2. 自媒体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引领 | 第21-23页 |
二、 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特点 | 第23-27页 |
(一) 传播形式民主化 | 第23-24页 |
(二) 内容形式多样化 | 第24页 |
(三) 选择方式自主化 | 第24-25页 |
(四) 价值观念多元化 | 第25-26页 |
(五) 传播环境复杂化 | 第26-27页 |
三、 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 第27-35页 |
(一) 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势 | 第27-30页 |
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信息资源 | 第27-28页 |
2.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范围 | 第28-29页 |
3.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创新 | 第29-30页 |
(二) 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 第30-35页 |
1. 自媒体中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第30页 |
2. 自媒体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 第30-31页 |
3. 自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模式 | 第31-32页 |
4. 自媒体信息的碎片化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 | 第32页 |
5. 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 | 第32-35页 |
四、 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思考 | 第35-48页 |
(一) 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自媒体宣传阵地 | 第35-36页 |
1. 拓宽自媒体交流渠道 | 第35-36页 |
2. 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微博 | 第36页 |
(二) 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自媒体知识相结合的人才队伍 | 第36-38页 |
1. 注重提高自媒体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第36-37页 |
2. 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自媒体技能 | 第37-38页 |
(三) 建立健全自媒体的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 | 第38-42页 |
1. 完善参政议政机制 | 第38-39页 |
2. 建立微博监管机制 | 第39-40页 |
3. 加强以法滤网机制 | 第40-41页 |
4. 完善危机处理机制 | 第41-42页 |
(四) 提升利用自媒体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艺术 | 第42-44页 |
1. 采用通俗化的传播语言 | 第42-43页 |
2. 采用分众化的传播理念 | 第43页 |
3. 采用形象化的传播方式 | 第43-44页 |
4. 采用典型化的传播方法 | 第44页 |
(五) 增强自媒体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 | 第44-48页 |
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 | 第45-46页 |
2.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