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淘汰落后产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地方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理论 | 第18-25页 |
2.1 地方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概述 | 第18-21页 |
2.1.1 地方政府的涵义 | 第18页 |
2.1.2 落后产能的涵义 | 第18-19页 |
2.1.3 地方政府在淘汰落后产能中的职责 | 第19-21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3 政府职能理论 | 第23-24页 |
2.2.4 产业政策理论 | 第24-25页 |
第3章 地方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现状分析 | 第25-35页 |
3.1 地方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历程及初步成效 | 第25-27页 |
3.1.1 地方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发展历程 | 第25页 |
3.1.2 地方政府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的初步成效 | 第25-27页 |
3.2 地方政府在淘汰落后产能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3.2.1 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 | 第27页 |
3.2.2 淘汰标准和实施细则不完善 | 第27-29页 |
3.2.3 部门联合执法不力 | 第29页 |
3.2.4 善后安置工作不到位 | 第29-31页 |
3.2.5 长效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31页 |
3.3 地方政府淘汰落后产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1-35页 |
3.3.1 现行财政分权体制的制约 | 第31-32页 |
3.3.2 GDP 导向政绩考核体系的影响 | 第32页 |
3.3.3 落后产能尚有部分市场需求 | 第32-33页 |
3.3.4 地方政府的利益选择 | 第33页 |
3.3.5 企业对淘汰工作的不配合 | 第33-35页 |
第4章 促进地方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对策 | 第35-47页 |
4.1 提高地方政府积极性 | 第35-36页 |
4.1.1 树立“绿色 GDP”发展观念 | 第35页 |
4.1.2 以“上大”促进“压小” | 第35-36页 |
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 第36-40页 |
4.2.1 完善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体系 | 第36-38页 |
4.2.2 细化工作方案 | 第38页 |
4.2.3 制定配套经济引导政策 | 第38-40页 |
4.3 加强部门联合执法 | 第40-42页 |
4.3.1 建立联合执法领导小组 | 第40-41页 |
4.3.2 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 第41-42页 |
4.3.3 加强执法信息披露 | 第42页 |
4.4 做好善后安置工作 | 第42-45页 |
4.4.1 拓展补偿资金筹措渠道 | 第42-43页 |
4.4.2 加大对企业的补贴和激励 | 第43-44页 |
4.4.3 妥善安置职工 | 第44-45页 |
4.5 健全长效约束机制 | 第45-47页 |
4.5.1 完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 | 第45页 |
4.5.2 建立权责统一的问责制度 | 第45页 |
4.5.3 建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