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能源危机与低碳经济的兴起 | 第9-10页 |
1.1.2 世界光伏产业发展 | 第10页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2-13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产业技术相关理论及研究 | 第14-15页 |
2.2 技术链与产业链相关理论及研究 | 第15-17页 |
2.2.1 技术链概念 | 第15-16页 |
2.2.2 产业链概念 | 第16-17页 |
2.2.3 研究综述 | 第17页 |
2.3 我国光伏产业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第3章 光伏发电技术产业链化过程 | 第20-28页 |
3.1 光伏发电产业技术形态演化过程 | 第20-25页 |
3.1.1 从技术原理向技术发明的转化 | 第20-23页 |
3.1.2 从技术发明向生产技术的转化 | 第23-24页 |
3.1.3 从生产技术向产业技术的转化 | 第24-25页 |
3.2 光伏产业技术链演进过程 | 第25-28页 |
3.2.1 产业技术链的构成要素 | 第25-26页 |
3.2.2 光伏产业技术链的演进过程 | 第26-28页 |
第4章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28-40页 |
4.1 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4.2 光伏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第30-37页 |
4.3 光伏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第37-38页 |
4.4 光伏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第38-40页 |
第5章 我国光伏发展问题原因分析 | 第40-49页 |
5.1 央地政府间博弈与光伏产业发展—供给方面 | 第40-48页 |
5.1.1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目标及发展状况 | 第41-42页 |
5.1.2 中央和地方政府行为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 第42-46页 |
5.1.3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条件下的光伏发展目标 | 第46-48页 |
5.2 产业技术限制光伏市场发展—需求方面 | 第48-49页 |
第6章 我国光伏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 第49-53页 |
6.1 企业方面 | 第49-50页 |
6.1.1 重视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 第49-50页 |
6.1.2 开拓多元化市场 | 第50页 |
6.2 政府方面 | 第50-53页 |
6.2.1 深化体制改革,形成预防过剩的体制基础 | 第50-51页 |
6.2.2 大力培育国内光伏市场,促进产业与市场协调发展 | 第51页 |
6.2.3 完善行业准入制度,规范行业技术标准 | 第51页 |
6.2.4 重新安排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