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考虑栓钉剪切滑移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现状第12-15页
    1.4 目前尚未研究的问题第15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5-18页
2 常温下栓钉剪切滑移及组合梁计算方法第18-26页
    2.1 栓钉剪切滑移理论第18-20页
        2.1.1 组合梁的简介第18页
        2.1.2 栓钉的力学性能与受力特点第18-19页
        2.1.3 栓钉剪切滑移理论第19-20页
    2.2 组合梁抗火承载力设计方法第20-22页
        2.2.1 中国规范第20页
        2.2.2 欧洲规范第20-21页
        2.2.3 英国规范第21-22页
    2.3 考虑栓钉滑移效应的组合梁性能第22-24页
        2.3.1 完全剪力连接组合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第23页
        2.3.2 部分剪力连接组合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第23-24页
        2.3.3 考虑栓钉滑移效应的组合梁力学性能分析第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6页
3 组合梁温度分布第26-32页
    3.1 传热学基本原理简介第26-28页
        3.1.1 钢构件内部的热传导第26-28页
        3.1.2 热空气与构件间的传热第28页
    3.2 火灾下构件升温实用计算方法第28-30页
        3.2.1 钢-混凝土组合梁升温计算模型第28-29页
        3.2.2 钢-混凝土组合梁升温计算第29-30页
        3.2.3 组合梁温度分布计算结果第30页
    3.3 组合梁截面温度分布的参数分析第30-31页
        3.3.1 混凝土顶板厚度第30页
        3.3.2 钢梁截面形状系数 /V第30页
        3.3.3 保护层内含水率第30-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4 高温下栓钉剪切滑移分析及计算方法第32-38页
    4.1 温度对栓钉剪切滑移的影响第32-34页
        4.1.1 高温与常温下栓钉的荷载-滑移曲线第32页
        4.1.2 高温下组合界面极限承载力第32页
        4.1.3 常温下栓钉抗剪承载力的计算第32-34页
        4.1.4 欧洲规范 4 中高温下栓钉抗剪承载力的计算第34页
    4.2 高温下栓钉的剪切滑移计算第34-36页
    4.3 栓钉的剪切滑移对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4.3.1 降低组合梁的刚度,增大变形和转角第36-37页
        4.3.2 降低组合梁的承载能力第37页
        4.3.3 降低组合梁的延性第37页
    4.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5 组合梁抗火性能试验第38-64页
    5.1 试验目的和方案第38页
        5.1.1 试验目的第38页
        5.1.2 加载方案第38页
    5.2 试验试件与装置第38-42页
        5.2.1 组合梁参数第38-39页
        5.2.2 部分剪力连接组合梁设计第39页
        5.2.3 完全剪力连接组合梁设计第39-40页
        5.2.4 试件设计第40-41页
        5.2.5 试验装置与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第41-42页
    5.3 材性试验第42-45页
        5.3.1 栓钉钢材材性试验第42-43页
        5.3.2 钢筋材性试验第43页
        5.3.3 混凝土材性试验第43-45页
    5.4 试验中测量的数据第45-46页
        5.4.1 挠度实测值第45页
        5.4.2 各测点温度第45-46页
    5.5 试验过程和现象第46-50页
        5.5.1 试验过程第46-47页
        5.5.2 试验现象第47-50页
    5.6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0-62页
        5.6.1 试验结果和数据第51-56页
        5.6.2 试验数据分析第56-62页
    5.7 试验结论第62页
    5.8 本章小结第62-64页
6 组合梁高温理论分析第64-78页
    6.1 组合梁高温下性能计算简介第64-65页
    6.2 组合梁高温下性能计算方法第65-71页
        6.2.1 混凝土高温性能第65-66页
        6.2.2 钢材高温性能第66-68页
        6.2.3 计算模型第68-71页
    6.3 理论计算结果与分析第71-74页
        6.3.1 组合梁跨中挠度第71-72页
        6.3.2 组合梁端部相对滑移第72-74页
    6.4 参数分析第74-77页
        6.4.1 荷载 P第74-75页
        6.4.2 剪力连接程度第75-77页
    6.5 理论分析结论第77页
    6.6 本章小结第77-7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7.1 研究结论第78-79页
    7.2 研究展望第79-80页
致谢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附录第86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6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旅游度假区选址规划管理研究
下一篇:重庆地区过渡季节高校学生公寓人员门窗开关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