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安置社区转型研究--以宁波市东裕社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第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资料与数据来源第14-15页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5-23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1 社区第15-16页
        2.1.2 社区转型第16页
    2.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6-18页
        2.2.1 美好社区研究第16-17页
        2.2.2 社区转型研究第17-18页
    2.3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第18-23页
        2.3.1 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社区研究进展第18-20页
        2.3.2 地理学的社区相关研究进展第20-23页
3 案例社区研究——以宁波东裕社区为例第23-33页
    3.1 宁波市社区总体概况第23-24页
    3.2 案例社区选取与界定第24-25页
    3.3 东裕社区概况第25-33页
        3.3.1 社区区位第25-26页
        3.3.2 社区历史沿革第26-28页
        3.3.3 社区人口特征第28-33页
4 基层组织转型第33-49页
    4.1 从村民委员到社区居委会第33-38页
        4.1.1 以行政性为主体的社区居委会组织结构第33-34页
        4.1.2 社区经济管理职能的延续第34-35页
        4.1.3 部门设置及其职能与国家宏大叙事的联系第35-37页
        4.1.4 人员任职与选聘第37-38页
    4.2 从村集体经济到股份经济合作社第38-43页
        4.2.1 基层组织及其治理结构第38-43页
        4.2.2 职能变迁第43页
    4.3 社区参与和认同第43-49页
        4.3.1 政治参与第44-45页
        4.3.2 经济参与第45-47页
        4.3.3 文化生活参与第47-49页
5 社区空间转型第49-62页
    5.1 社区整体空间第49-50页
    5.2 社区公共空间第50-55页
        5.2.1 社区基础配套设施第50-53页
        5.2.2 社区公共空间的变迁与延续第53-55页
    5.3 社区家庭空间第55-60页
        5.3.1 居住第55-56页
        5.3.2 生活第56-59页
        5.3.3 休闲娱乐第59-60页
    5.4 社区居民的空间利用与建构第60-62页
6 社区空间共生与分异第62-68页
    6.1 社区空间分异第62-65页
    6.2 社区空间共生第65-68页
7 社区转型中产生的摩擦与问题第68-72页
    7.1 社区管理者第68页
    7.2 失地农民第68-69页
    7.3 外来流动人口第69-70页
    7.4 社区空间景观背后的问题第70-72页
8 总结与展望第72-76页
    8.1 总结与建议第72-74页
    8.2 美好社区建构的可能性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录 东裕社区转型状况调查问卷第79-81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班牙排华问题研究--以浙江籍青田新移民为例
下一篇: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