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SOFC 概述 | 第13-15页 |
1.2.1 SOFC 工作原理 | 第13页 |
1.2.2 SOFC 的基本组件 | 第13-14页 |
1.2.3 SOFC 材料的选取 | 第14-15页 |
1.3 SOFC 纳米阳极的制备方法及稳定性研究 | 第15-17页 |
1.3.1 SOFC 纳米阳极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1.3.2 SOFC 纳米阳极的稳定性研究 | 第16-17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9页 |
第2章 浸渍技术对纳米阳极微结构及电导性能的影响 | 第19-34页 |
2.1 概述 | 第19页 |
2.2 浸渍技术参数对浸渍效果影响 | 第19-21页 |
2.2.1 浸渍液分解温度的确定 | 第19-20页 |
2.2.2 单面浸渍对浸渍效果影响 | 第20-21页 |
2.3 造孔剂对纳米阳极影响 | 第21-24页 |
2.3.1 造孔剂对阳极微观结构影响 | 第21-22页 |
2.3.2 造孔剂对阳极电导率影响 | 第22-23页 |
2.3.3 造孔剂对阳极电导率稳定性影响 | 第23-24页 |
2.4 尿素浓度对纳米阳极的影响 | 第24-26页 |
2.4.1 尿素浓度对阳极微观结构影响 | 第24页 |
2.4.2 尿素浓度对阳极电导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3 尿素浓度对阳极电导率稳定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2.5 浸渍量对纳米阳极电导率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26-30页 |
2.5.1 NiO 浸渍量对阳极电导率的影响 | 第26-28页 |
2.5.2 NiO 浸渍量对阳极电导率稳定性的影响 | 第28页 |
2.5.3 不同 NiO 浸渍量对阳极微观结构 | 第28-30页 |
2.6 浸渍量对单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 | 第30-33页 |
2.6.1 单电池的制备及测试 | 第30-31页 |
2.6.2 不同 NiO 浸渍量的单电池输出性能 | 第31-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高温处理对阳极电导率极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50页 |
3.1 概述 | 第34页 |
3.2 退火温度对阳极电导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38页 |
3.2.1 电导率降温测试 | 第35页 |
3.2.2 电导率稳定性 | 第35-37页 |
3.2.3 退火温度对阳极形貌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退火时间对阳极电导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38-42页 |
3.3.1 电导率降温测试 | 第38-39页 |
3.3.2 电导率稳定性测试 | 第39-40页 |
3.3.3 退火时间对阳极形貌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 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 NIO晶粒生长的影响 | 第42-46页 |
3.4.1 退火前后阳极的微观形貌 | 第42-43页 |
3.4.2 不同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样品的粒径分析 | 第43-46页 |
3.5 还原温度对阳极电导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49页 |
3.5.1 还原温度对阳极电导率的影响 | 第47页 |
3.5.2 还原温度对阳极电导率稳定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3.5.3 还原温度对阳极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SOFC 工作条件下纳米阳极的电化学稳定性 | 第50-59页 |
4.1 概述 | 第50页 |
4.2 不同商用 YSZ 粉末对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50-53页 |
4.2.1 不同商用 YSZ 粉末对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2 不同商用 YSZ 粉末的粒径和粒径分布 | 第51-52页 |
4.2.3 不同商用 YSZ 粉末制备 SOFC 的微观结构 | 第52-53页 |
4.3 热循环对浸渍纳米阳极 SOFC 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 浸渍纳米阳极 SOFC 输出稳定性研究 | 第54-56页 |
4.5 YSZ 粉末对 SOFC 开路电压的影响 | 第56-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