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高锰酸钾氧化降解多种有机物的研究

附件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有机废水概述第12-13页
        1.1.1 染料废水第12页
        1.1.2 焦化废水第12-13页
        1.1.3 酞酸酯类废水第13页
        1.1.4 卤代烃类废水第13页
    1.2 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3-15页
        1.2.1 光化学技术第14页
        1.2.2 Fenton 氧化法第14页
        1.2.3 臭氧氧化法第14-15页
        1.2.4 超临界水氧化法第15页
    1.3 高锰酸钾水处理技术概述第15-18页
        1.3.1 高锰酸钾的物理化学性质第15-16页
        1.3.2 高锰酸钾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6-17页
        1.3.3 高锰酸钾氧化降解有机物的机理第17-18页
    1.4 量子化学与计算理论第18-21页
        1.4.1 概述第18页
        1.4.2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第18-19页
        1.4.3 量子化学参数第19-20页
        1.4.4 量子化学方法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第20-21页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第21-24页
        1.5.1 研究背景第21-22页
        1.5.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5.3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2 实验仪器第25页
    2.3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25-26页
    2.4 分析方法第26-27页
    2.5 量子化学计算第27-28页
第三章 高锰酸钾氧化降解多种有机物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8-57页
    3.1 色度去除率的测定结果及动力学分析第28-37页
        3.1.1 相同 pH 条件下 12 种有色有机物的色度去除率及其动力学分析第28-34页
        3.1.2 不同 pH 条件下有色有机物的色度去除率第34-37页
    3.2 无色有机物液相色谱的测定结果及分析第37-45页
        3.2.1 相同 pH 条件下 10 种有机物的去除率及动力学分析第37-42页
        3.2.2 不同 pH 条件下 10 种有机物的液相色谱表征的去除率分析第42-45页
    3.3 二十二种有机物的 TOC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5-55页
        3.3.1 有机物在相同 pH 条件下的 TOC 去除率及动力学分析第45-50页
        3.3.2 每种有机物在不同 pH 条件下的 TOC 去除率第50-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高锰酸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与物质结构参数的相关关系第57-85页
    4.1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与参数第57-58页
    4.2 有机物去除率与量子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第58-72页
        4.2.1 有机物 Kcolour与量子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第58-62页
        4.2.2 有机物 KHPLC与量子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第62-66页
        4.2.3 有机物色度及液相色谱去除率与量子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第66-72页
    4.3 有机物 TOC 去除率与量子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第72-84页
        4.3.1 有色有机物 TOC 去除率与量子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第72-75页
        4.3.2 无色有机物 TOC 去除率与量子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第75-78页
        4.3.3 有机物 TOC 去除率与量子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第78-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五章 机理分析第85-91页
    5.1 高锰酸钾氧化降解苯胺的中间产物分析及机理探讨第85-88页
        5.1.1 高锰酸钾氧化降解苯胺的中间产物分析第85-86页
        5.1.2 高锰酸钾氧化降解苯胺的路径及机理分析第86-88页
    5.2 高锰酸钾氧化降解硝基苯的中间产物分析及机理探讨第88-90页
        5.2.1 高锰酸钾氧化降解硝基苯的中间产物分析第88-89页
        5.2.2 高锰酸钾氧化降解硝基苯的机理分析第89-90页
    5.3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6.1 研究结论第91-92页
    6.2 创新点第92页
    6.3 未来期望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心阴极与霍尔推力器耦合特性研究
下一篇: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脱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