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0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8页 |
(一) 个人经历的体悟 | 第7页 |
(二) 教育理论的支撑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8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8-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4页 |
(一) 关于男生教育问题的研究 | 第9-13页 |
(二) 关于男生学业问题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案设计 | 第14-20页 |
(一)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4-15页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 研究过程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农村A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的现状调查 | 第20-41页 |
一、课堂教学上男生学业弱势的主要表现 | 第20-25页 |
(一) 学习成绩上的弱势现象 | 第20-22页 |
(二) 课堂表现上的弱势现象 | 第22-25页 |
二、班级管理中男生学业弱势的主要表现 | 第25-32页 |
(一) “女生当家”和“男生零存在感” | 第25-27页 |
(二) 男生“我不行”的自我认知 | 第27-28页 |
(三) 男生班级座位的边缘化 | 第28-31页 |
(四) 男生成为班级活动的旁观者 | 第31-32页 |
三、课间活动中男生学业弱势的主要表现 | 第32-41页 |
(一) 学生课间生活现状 | 第32-34页 |
(二) 学生课间游戏内容 | 第34-38页 |
(三) 球场的“职能转变”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的原因分析 | 第41-56页 |
一、男生身心发育状况的影响 | 第41-44页 |
(一) 数学能力被质疑 | 第41-42页 |
(二) 言语能力欠缺 | 第42页 |
(三) 行为方式引起的惩罚 | 第42-43页 |
(四) 游戏玩具的缺失 | 第43页 |
(五) “男孩子气文化”的影响 | 第43-44页 |
二、农村小学教育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 第44-49页 |
(一) 教学模式的单一 | 第45-46页 |
(二) 教育内容匮乏 | 第46-47页 |
(三) 学业成绩测评制度单一 | 第47-48页 |
(四) 男女教师比例失衡 | 第48-49页 |
三、家庭教育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 第49-53页 |
(一) 父亲在男生成长过程中的缺失 | 第50-52页 |
(二) 家庭成员对男生的过度溺爱 | 第52-53页 |
四、农村传统社会文化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 第53-56页 |
第四章 性别公平理念下消除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的具体对策 | 第56-66页 |
一、消除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的指导理念 | 第56-59页 |
(一) 坚持性别公平,追求动态差异平等 | 第56-58页 |
(二) 超越性别对立,促进男女生和谐发展 | 第58-59页 |
二、消除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的具体对策 | 第59-66页 |
(一) 男生应自立自强 | 第59页 |
(二) 完善农村小学教育 | 第59-63页 |
(三) 重视家庭教育 | 第63-64页 |
(四) 改善农村社会文化环境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附录A 教师访谈提纲 | 第67-68页 |
附录B 学生访谈提纲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