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 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1.5 本研究的重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社区矫正的基本涵义和管理模式 | 第19-25页 |
2.1 社区矫正的基本涵义 | 第19-20页 |
2.1.1 社区矫正的内涵 | 第19页 |
2.1.2 社区矫正的管理主体 | 第19-20页 |
2.1.3 社区矫正的实质与特征 | 第20页 |
2.2 社区矫正管理模式 | 第20-25页 |
2.2.1 社区矫正管理在国外的实践 | 第20-21页 |
2.2.2 社区矫正管理在我国的实践 | 第21-23页 |
2.2.3 政府主导是国内外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的共同点 | 第23-25页 |
第三章 Y市政府主导社区矫正管理现状 | 第25-32页 |
3.1 Y市政府进行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3.1.1 社区矫正对象基本结构分布情况 | 第25-26页 |
3.1.2 社区矫正对象刑罚类型构成情况 | 第26页 |
3.1.3 社区矫正对象犯罪类型构成情况 | 第26-27页 |
3.2 Y市政府对社区矫正进行管理的主要举措 | 第27-30页 |
3.2.1 管理机构建设情况 | 第27页 |
3.2.2 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 第27-29页 |
3.2.3 管理队伍建设情况 | 第29-30页 |
3.3 Y市政府对社区矫正进行管理已取得的成绩 | 第30-32页 |
3.3.1 帮助矫正对象回归社会 | 第30页 |
3.3.2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 第30-31页 |
3.3.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第31-32页 |
第四章 Y市政府主导社区矫正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32-41页 |
4.1 社区矫正管理存在的问题表现 | 第32-36页 |
4.1.1 政府部门在管理过程中衔接不顺畅 | 第32页 |
4.1.2 政府专职管理队伍不适应发展需要 | 第32-33页 |
4.1.3 政府确立的公益劳动基地功能单一 | 第33-34页 |
4.1.4 受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自我认识不足 | 第34-35页 |
4.1.5 政府对“人户分离”情况管理难 | 第35页 |
4.1.6 社会公众的理解和参与度较低 | 第35-36页 |
4.2 社区矫正管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36-41页 |
4.2.1 社区矫正法律支撑力度不足 | 第36-37页 |
4.2.2 政府部门之间的主体关系未理顺 | 第37-38页 |
4.2.3 政府监管评价机制不健全 | 第38-39页 |
4.2.4 政府对社会力量培育滞后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政府完善社区矫正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41-48页 |
5.1 政府应加快推动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 第41-43页 |
5.1.1 出台规范的社区矫正法律法规 | 第41页 |
5.1.2 健全配套的社区矫正管理制度 | 第41-42页 |
5.1.3 建立科学的监管评价机制 | 第42-43页 |
5.2 政府应优化组织机构设置 | 第43-45页 |
5.2.1 提升司法机关地位,增设专门的管理机构 | 第43页 |
5.2.2 整合各部门主体功能,建立协作联动中心 | 第43-44页 |
5.2.3 统筹各方资源,建立多功能矫正基地 | 第44-45页 |
5.3 政府应加强管理力量建设 | 第45-48页 |
5.3.1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管理队伍建设 | 第45页 |
5.3.2 培育基层自治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 第45-46页 |
5.3.3 吸纳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 第46-47页 |
5.3.4 吸引公众广泛参与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