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粉葛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葛的历史 | 第10-11页 |
1.2.2 粉葛与野葛的区别 | 第11页 |
1.2.3 粉葛的生物学特征 | 第11-12页 |
1.3 粉葛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2-14页 |
1.3.1 黄酮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2 淀粉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3 纤维素的研究 | 第14页 |
1.4 粉葛的栽培技术研究 | 第14-18页 |
1.4.1 品种选育和种苗繁育 | 第15页 |
1.4.2 葛苗移栽时期 | 第15-16页 |
1.4.3 葛根栽培密度 | 第16页 |
1.4.4 搭架管理 | 第16页 |
1.4.5 修剪方式 | 第16-17页 |
1.4.6 施肥方式 | 第17页 |
1.4.7 虫害防治 | 第17-18页 |
1.4.8 葛根采收 | 第18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2.1 试验材料和种植地点 | 第19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1.2 种植地点 | 第19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2.2.1 试验内容 | 第19-20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20页 |
2.2.3 试验试剂 | 第20页 |
2.2.4 测定指标 | 第20页 |
2.3 试验分析测定 | 第20-25页 |
2.3.1 粉葛茎粗、地上部分重量、粉葛产量的测量 | 第20页 |
2.3.2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2.3.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2.3.4 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2.3.5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2.3.6 总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 | 第23-24页 |
2.3.7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2.4 数据统计处理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50页 |
3.1 整枝对粉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26-37页 |
3.1.1 整枝对粉葛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6-28页 |
3.1.2 整枝对粉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3 整枝对粉葛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4 整枝对粉葛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3.1.5 整枝对粉葛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6 粉葛总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 | 第33-36页 |
3.1.6.1 提取液浓度对粉葛总黄酮得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6.2 料液比对粉葛总黄酮得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6.3 提取时间对粉葛总黄酮得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7 整枝对粉葛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 修根对粉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37-43页 |
3.2.1 修根对粉葛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2 修根对粉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3 修根对粉葛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4 修根对粉葛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5 修根对粉葛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第42页 |
3.2.6 修根对粉葛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 整枝和修根对粉葛商品性能的影响 | 第43-50页 |
3.3.1 整枝和修根对单个块根重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2 整枝和修根对粉葛淀粉含量的综合影响 | 第45-46页 |
3.3.3 整枝和修根对粉葛纤维素含量的综合影响 | 第46-48页 |
3.3.4 整枝和修根对粉葛总黄酮含量的综合影响 | 第48-5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0-53页 |
4.1 结论 | 第50-51页 |
4.2 讨论 | 第51页 |
4.3 问题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