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4页
第一章 我国就业歧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第14-23页
    第一节 我国就业歧视的现状及成因第14-17页
        一、 我国就业歧视的现状和表现形式第14-16页
        二、 我国就业歧视现状的成因分析第16-17页
    第二节 反就业歧视的必要性第17-21页
        一、 就业歧视的社会危害第18-19页
        二、 反就业歧视的理论依据第19-21页
    第三节 反就业歧视和相关权利的法律关系第21-23页
        一、 反就业歧视与平等就业权的关系第21-22页
        二、 反就业歧视与用工自主权的关系第22-23页
第二章 我国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现状及缺陷第23-30页
    第一节 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现状第23-25页
        一、 国际公约构成我国反就业歧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3-24页
        二、 国内法层面反就业歧视的立法不统一、分散第24-25页
    第二节 我国现有反就业歧视规定存在的不足第25-30页
        一、 就业歧视的范围过窄、过于原则第26-27页
        二、 各执法机构权责不清、处罚力度不够第27-28页
        三、 现行法律缺少有效的救济途径和积极性措施第28-30页
第三章 国外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经验借鉴第30-35页
    第一节 国外反就业歧视问题的有效治理第30-33页
        一、 美国的“主观主义”模式和“积极行动”第30-32页
        二、 欧盟的“正当理由”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32-33页
    第二节 国外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举措对反就业歧视的辅助第33-35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思考第35-42页
    第一节 完善反就业歧视的相关立法第35-37页
        一、 进步完善现有法律,尤其是《就业促进法》第35-36页
        二、 明确法律责任,加大惩罚力度第36-37页
        三、 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清除非法法律规章第37页
    第二节 完善司法救济机制第37-39页
        一、 设立反就业歧视专门机构管理第37-38页
        二、 实现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第38页
        三、 拓宽反就业歧视的救济途径第38-39页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第39-42页
        一、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第39-40页
        二、 界定政府角色,加强劳动保障监督检查力度第40-41页
        三、 实施积极措施,激励用人单位,消除就业歧视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4-45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证据转化为刑事证据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