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2-20页 |
1.2.1 短柱判别方法 | 第12-14页 |
1.2.2 短柱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目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建筑结构抗震及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与理论 | 第21-35页 |
2.1 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 第21页 |
2.2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一般规定 | 第21-22页 |
2.3 抗震设防目标 | 第22-23页 |
2.4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23-35页 |
2.4.1 底部剪力法 | 第23-30页 |
2.4.3 时程分析法 | 第30-35页 |
第三章 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短柱的抗震性能分析 | 第35-47页 |
3.1 模型概况 | 第35-38页 |
3.2 内力及配筋计算 | 第38-42页 |
3.3 框架弯矩包络图 | 第42-43页 |
3.4 柱子抗弯极差调整 | 第43-44页 |
3.5 梁、柱配筋设计 | 第44-47页 |
第四章 用MIDAS/GEN对框架结构模型整体分析 | 第47-57页 |
4.1 MIDAS/GEN软件简介 | 第47页 |
4.2 模型及参数设置 | 第47-48页 |
4.2.1 模型概况简介 | 第47-48页 |
4.2.2 结构分析参数设置 | 第48页 |
4.2.3 MIDAS/Gen分析计算参数 | 第48页 |
4.3 对比模型选取 | 第48-50页 |
4.4 多遇地震作用下模型对比分析 | 第50-54页 |
4.4.1 周期比较 | 第50-51页 |
4.4.2 结构层间位移比较 | 第51页 |
4.4.3 地震力作用下结构内力分配与结构传力途径对比分析 | 第51-54页 |
4.5 罕遇地震作用下模型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框架短柱结构地震反应动力时程分析 | 第57-75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动力平衡方程的建立 | 第57-58页 |
5.3 地震波的选取 | 第58-60页 |
5.4 楼层层间剪力反应分析 | 第60-68页 |
5.5 结构楼层层间位移反应分析 | 第68-75页 |
第六章 构件分析 | 第75-87页 |
6.1 计算模型单元与参数的选取 | 第75-77页 |
6.1.1 计算单元与建立方式简介 | 第75-76页 |
6.1.2 计算模型的材料参数 | 第76-77页 |
6.2 计算模型建立 | 第77-79页 |
6.2.1 模型构件选取与网格划分 | 第77-79页 |
6.2.2 模型加载方案与边界条件 | 第79页 |
6.3 结构变形 | 第79-81页 |
6.4 结构应力 | 第81-82页 |
6.5 水平荷载作用下构件裂缝分布情况 | 第82-83页 |
6.5.1 作用相同荷载下模型裂缝对比分析 | 第82-83页 |
6.6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83-85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7-89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7.2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