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我国城乡污染转移问题现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城乡污染转移问题的研究背景第8-9页
        1.1.1 现实背景第8-9页
        1.1.2 政策背景第9页
    1.2 城乡污染转移问题的研究意义第9-11页
    1.3 国内外城乡环境污染研究综述第11-14页
        1.3.1 环境污染来源研究第11-12页
        1.3.2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理论基础研究第12页
        1.3.3 城乡环境污染转移治理实践与理论第12-14页
第2章 城乡污染转移形式及原因分析第14-25页
    2.1 城乡污染转移的概念界定第14页
    2.2 城乡污染转移的形式第14-18页
        2.2.1 直接污染转移第14-15页
            2.2.1.1 生活垃圾的直接转移第14-15页
            2.2.1.2 生产垃圾的直接转移第15页
        2.2.2 间接污染转移第15-18页
            2.2.2.1 工业污染源转移第15-16页
            2.2.2.2 农村污染威胁的生成——以“大树进城”为例第16-17页
            2.2.2.3 通过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污染转移第17-18页
    2.3 导致城乡污染转移的因素分析第18-25页
        2.3.1 经济因素第20-23页
            2.3.1.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第20-22页
            2.3.1.2 企业趋利行为第22-23页
        2.3.2 观念因素第23-25页
            2.3.2.1 当地政府片面政绩观第23页
            2.3.2.2 农村居民环境观念薄弱第23-25页
第3章 城乡污染转移治理现状及其原因分析第25-32页
    3.1 污染转移治理现状第25-28页
        3.1.1 水污染转移的治理第25-26页
        3.1.2 大气污染转移的治理第26-27页
        3.1.3 固体废弃物污染转移的治理第27-28页
    3.2 城乡污染转移治理现状的原因分析第28-32页
        3.2.1 政府原因——财政补贴不到位、环境立法不健全第28-30页
            3.2.1.1 从中央政府角度来说第28-29页
            3.2.1.2 从地方政府角度来说第29-30页
        3.2.2 企业——环境信息不公开第30页
        3.2.3 农村居民——环境维权意识不足第30-32页
第4章 应对城乡污染转移的策略第32-44页
    4.1 政府层面第32-38页
        4.1.1 政府转变发展观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32-34页
        4.1.2 严格把关,提高准入门槛第34-35页
        4.1.3 加强环保立法,规制城乡污染转移第35-37页
        4.1.4 环保部门要加强环境监管,提高执法水平第37-38页
    4.2 企业层面第38-40页
        4.2.1 树立责任意识——“我污染、我买单”第38-39页
        4.2.2 健全企业环保诚信体系第39页
        4.2.3 加强行业自律和内部管理第39-40页
    4.3 农村公众层面第40-44页
        4.3.1 提高环保意识第40-41页
        4.3.2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第41-42页
        4.3.3 发展环保组织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个人简介第48-49页
导师简介第49-50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大气气溶胶中微量元素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下一篇:社区低碳化与城市低碳社区的建设--以哈尔滨市W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