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自动换刀装置的概述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9-13页 |
1.2.1 关于自动换刀装置以及凸轮接触应力的调研 | 第9-12页 |
1.2.2 关于刀库分度精度检测的调研 | 第12-13页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 | 第13-15页 |
1.3.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13页 |
1.3.2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3-15页 |
第2章 刀库 ATC 凸轮的设计 | 第15-29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运动循环图的设计 | 第15-16页 |
2.3 弧面凸轮设计 | 第16-22页 |
2.3.1 弧面凸轮设计的基本形式与工作特点 | 第16-17页 |
2.3.2 弧面凸轮机构的主要运动参数和几何尺寸 | 第17-18页 |
2.3.3 弧面凸轮运动规律的选择 | 第18-20页 |
2.3.4 弧面凸轮的数学建模 | 第20-22页 |
2.4 平面槽凸轮设计 | 第22-27页 |
2.4.1 凸轮连杆机构的概述 | 第22页 |
2.4.2 平面槽凸轮运动规律的选择 | 第22-23页 |
2.4.3 凸轮连杆机构的数学建模 | 第23-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刀库 ATC 凸轮建模与机构仿真 | 第29-43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凸轮机构实体建模 | 第29-34页 |
3.2.1 弧面凸轮实体建模 | 第29-33页 |
3.2.2 平面槽凸轮实体建模 | 第33-34页 |
3.3 凸轮机构的装配与仿真 | 第34-39页 |
3.3.1 刀库 ATC 机构模型建立 | 第34-36页 |
3.3.2 机构模型电机的定义 | 第36-38页 |
3.3.3 运动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3.4 关键零件参数的确定 | 第39-42页 |
3.4.1 关键零件转动惯量的确定 | 第39-41页 |
3.4.2 槽凸轮压力角的确定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加工 ATC 凸轮参数的确定 | 第43-59页 |
4.1 加工设备及加工原理 | 第43-44页 |
4.1.1 加工设备的介绍 | 第43-44页 |
4.1.2 加工原理的介绍 | 第44页 |
4.2 数学模型建立 | 第44-49页 |
4.2.1 坐标系的建立 | 第44-45页 |
4.2.2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45-49页 |
4.3 加工数据的计算 | 第49-54页 |
4.3.1 数值法求解 | 第49-50页 |
4.3.2 弧面凸轮的实例计算 | 第50-54页 |
4.4 加工弧面凸轮走刀轨迹与加工工艺参数 | 第54-58页 |
4.4.1 加工弧面凸轮的走刀轨迹 | 第54-57页 |
4.4.2 槽凸轮的加工数据 | 第57页 |
4.4.3 弧面凸轮加工工艺参数 | 第57-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ATC 凸轮的强度分析与刀库检测 | 第59-78页 |
5.1 弧面凸轮参数计算 | 第59-62页 |
5.1.1 弧面凸轮承载载荷的分析 | 第59-60页 |
5.1.2 弧面凸轮压力角的计算 | 第60-61页 |
5.1.3 弧面凸轮啮合受力分析 | 第61-62页 |
5.2 平面槽凸轮载参数计算 | 第62-64页 |
5.2.1 平面槽凸轮载荷分析 | 第62-63页 |
5.2.2 槽凸轮曲率半径的计算 | 第63-64页 |
5.3 ATC 凸轮的强度 | 第64-70页 |
5.3.1 凸轮的强度分析 | 第64-67页 |
5.3.2 强度计算实例 | 第67-70页 |
5.4 刀库分度检测 | 第70-76页 |
5.4.1 检测装置设计 | 第71-72页 |
5.4.2 编码器的选择 | 第72-73页 |
5.4.3 采集卡的选择 | 第73页 |
5.4.4 软件设计 | 第73-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