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研究生科研训练共同体的培育实践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问题提出第8-9页
    1.2 方法与技术第9-10页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第10-11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1页
    1.5 研究框架第11-12页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2-19页
    2.1 实践共同体的来源、定义、要素第12-14页
        2.1.1 实践共同体的来源第12-13页
        2.1.2 实践共同体的定义和要素第13-14页
    2.2 实践共同体应用案例及总结第14-19页
        2.2.1 实践共同体的应用案例第14-15页
        2.2.2 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总结第15-19页
第3章 研究生科研训练共同体演变过程第19-25页
    3.1 研究生科研训练的含义第19页
    3.2 研究生科研训练共同体的含义和构成第19-20页
    3.3 研究生科研训练共同体演变阶段及培育方法第20-25页
        3.3.1 研究生科研训练共同体生命周期的演变阶段第20-21页
        3.3.2 潜伏阶段的培育方法第21-22页
        3.3.3 联合阶段的培育方法第22页
        3.3.4 行动阶段的培育方法第22-23页
        3.3.5 分散阶段和纪念阶段的培育方法第23-25页
第4章 研究生科研训练共同体培育实践准备第25-30页
    4.1 研究生科研训练共同体科研基本情况调查第25-26页
        4.1.1 问卷设计第25页
        4.1.2 研究生成员科研训练基本情况第25-26页
    4.2 研究生科研训练共同体成员科研困难和兴趣第26-27页
        4.2.1 访谈设计第26页
        4.2.2 访谈结果第26-27页
    4.3 调查和访谈小结第27-28页
    4.4 网络工具和网络策略的选择第28-29页
    4.5 科研训练共同体模型草稿第29-30页
第5章 研究生科研训练共同体培育实践过程第30-40页
    5.1 潜伏阶段培育过程:会见潜在成员和发现共同的兴趣第30-31页
        5.1.1 潜伏阶段培育实践过程第30-31页
        5.1.2 潜伏阶段培育问题和反思第31页
    5.2 联合阶段培育过程:价值的确认和信任感的形成第31-34页
        5.2.1 联合阶段培育实践过程第31-34页
        5.2.2 联合阶段培育问题及反思第34页
    5.3 行动阶段培育过程:有节奏的活动和整理共享技艺库第34-39页
        5.3.1 行动阶段培育实践过程第34-38页
        5.3.2 行动阶段培育问题及反思第38-39页
    5.4 转变阶段和纪念阶段的设想第39-40页
第6章 研究生科研训练共同体培育效果分析第40-57页
    6.1 培育效果定量分析第40-49页
        6.1.1 公共空间分析第41-44页
        6.1.2 公共空间社会结构分析第44-48页
        6.1.3 公共子空间分析第48-49页
    6.2 培育效果定性分析第49-53页
        6.2.1 新手成员参与感受第50-51页
        6.2.2 积极参与成员参与感受第51页
        6.2.3 合法边缘性参与成员参与感受第51-52页
        6.2.4 核心参与者参与感受和反思第52-53页
        6.2.5 定性分析小结第53页
    6.3 培育实践总结与反思第53-57页
        6.3.1 培育实践总结第53-54页
        6.3.2 培育实践反思与展望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附录第59-63页
    附录 1 科研训练现状、问题调查量表问卷第59-60页
    附录 2“TPACK-白板-胜任力毕业论文开题”QQ 讨论组会话记录第60-63页
后记第63-64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十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创新研究
下一篇: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学科生态位适宜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