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许可增值利益的分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2章“王老吉”商标纠纷案问题反思 | 第13-18页 |
2.1“王老吉”商标纠纷案的基本案情 | 第13-14页 |
2.2 争议焦点——商标许可增值利益的分配 | 第14-16页 |
2.3 商标许可增值利益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18页 |
2.3.1 增值利益分配缺乏法律依据 | 第16页 |
2.3.2 被许可人缺乏法律保护意识 | 第16-17页 |
2.3.3 商标增值利益评估困难 | 第17-18页 |
第3章 商标许可增值利益分配的基本理论 | 第18-24页 |
3.1 商标使用许可制度 | 第18-19页 |
3.2 商标许可增值利益 | 第19-21页 |
3.2.1 商标许可增值利益的概念 | 第19页 |
3.2.2 商标许可增值利益的价值构成 | 第19-20页 |
3.2.3 商标许可增值利益的权益属性 | 第20-21页 |
3.3 商标许可增值利益分配的正当性分析 | 第21-24页 |
3.3.1 财产权劳动理论 | 第21-22页 |
3.3.2 利益平衡原则 | 第22页 |
3.3.3 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宗旨 | 第22-24页 |
第4章 商标许可增值利益分配的现有思路及其评析 | 第24-29页 |
4.1 参照优先权制度设置商标优先许可 | 第24-25页 |
4.2 依据添附制度取得商标权 | 第25-26页 |
4.3 依据不当得利制度获取经济补偿 | 第26-27页 |
4.4 引用商标共存获得商标使用权 | 第27-28页 |
4.5 拓宽强制许可的适用范围 | 第28-29页 |
第5章 商标许可增值利益分配的解决措施 | 第29-36页 |
5.1 商标许可增值利益的评估与分配的方法 | 第29-32页 |
5.1.1 商标许可增值利益的评估 | 第29-30页 |
5.1.2 商标许可增值利益分配的方法 | 第30-32页 |
5.2 完善商标许可增值利益分配的建议 | 第32-36页 |
5.2.1 制定商标许可增值利益分配的指导性条款 | 第32-33页 |
5.2.2 明确添附制度中加工规则的适用 | 第33-34页 |
5.2.3 后合同义务在商标许可合同中的适用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