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调查与观测论文--调查与观测技术设备论文--水下观测技术设备论文

海底边界层原位微剖面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0 前言第11-16页
    0.1 海底边界层原位监测技术的意义第11-12页
    0.2 海底监测技术国外发展现状第12-13页
    0.3 海底监测技术国内发展现状第13-14页
    0.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4-16页
1 微剖面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第16-32页
    1.1 深海传感器第17-24页
        1.1.1 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和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第17-20页
        1.1.2 二氧化碳传感器和甲烷传感器第20-21页
        1.1.3 PH 值传感器和溶解氧传感器第21-23页
        1.1.4 高度传感器第23-24页
    1.2 深海摄像子系统第24页
    1.3 交换机及串口服务器系统第24-25页
    1.4 单片机电源管理系统第25-28页
    1.5 嵌入式 ARM 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第28-31页
    1.6 系统集成第31-32页
2 嵌入式 ARM 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软件平台的搭建第32-44页
    2.1 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第32-34页
        2.1.1 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第32-33页
        2.1.2 交叉编译工具 arm-linux-gcc 的安装第33-34页
    2.2 引导加载程序 Bootloader 的编译与移植第34-37页
        2.2.1 Bootloader 的工作原理第34-35页
        2.2.2 Bootloader 的启动过程第35-36页
        2.2.3 U-Boot 简介第36页
        2.2.4 U-Boot 的编译与移植第36-37页
    2.3 嵌入式 Linux 内核第37-40页
        2.3.1 Linux 内核的主要结构第37-38页
        2.3.2 Linux 内核的配置第38-39页
        2.3.3 Linux 内核的编译第39-40页
        2.3.4 Linux 内核的下载第40页
    2.4 Linux 根文件系统的建立第40-42页
        2.4.1 根文件系统简介第40-41页
        2.4.2 根文件系统的建立第41-42页
    2.5 FTP 服务器的搭建第42-44页
3 微剖面监测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第44-52页
    3.1 应用程序的整体设计第44-45页
    3.2 主线程第45-46页
    3.3 数据采集与存储线程第46-50页
        3.3.1 数据采集阶段整体设计第46-48页
        3.3.2 微剖面数据采集部分设计第48-49页
        3.3.3 数据采集与存储功能的实现第49-50页
    3.4 数据上传与系统复位线程第50页
    3.5 程序的健壮性与容错性第50-52页
4 实验情况第52-60页
    4.1 实验室调试过程第52-53页
    4.2 出海试验过程第53-55页
    4.3 试验数据分析第55-60页
        4.3.1 ADV 和 ADCP 数据分析第55-57页
        4.3.2 CO_2和 CH_4数据分析第57-58页
        4.3.3 PH 值和溶解氧(DO)数据分析第58-60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0-63页
    5.1 论文总结第60-61页
    5.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个人简历第66-67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孤立波绕岛三维特性演化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MODIS产品的青海省干旱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