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宪政的文化探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 宪政的文化内涵 | 第8-21页 |
(一) 宪政的历史渊源 | 第8-10页 |
1. 古希腊、古罗马的宪政思想 | 第8-9页 |
2. 中世纪的宪政思想 | 第9页 |
3. 近代的宪政思想 | 第9-10页 |
(二) 宪政的文化基础 | 第10-15页 |
1. 政治:多元权力格局 | 第10-11页 |
2. 经济:市场经济 | 第11页 |
3. 思想文化:多元文化 | 第11-14页 |
4. 社会:城市里充斥着诸多自治因子 | 第14-15页 |
(三) 宪政的基本内涵 | 第15-21页 |
1. 宪政的核心目的:有限政府和人权保障 | 第15-17页 |
2. 宪政的内在精神:契约 | 第17-18页 |
3. 宪政的保障手段:法治 | 第18页 |
4. 宪政的基本价值:民主和自由 | 第18-21页 |
二、 近代中国的“西宪东渐” | 第21-27页 |
(一)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 第21-22页 |
1. 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前夕 | 第21-22页 |
2. 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时期 | 第22页 |
(二) 戊戌维新到五四运动前期 | 第22-25页 |
1. 洋务运动后期到戊戌变法 | 第22-23页 |
2. 清末立宪到辛亥革命 | 第23-25页 |
(三)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 第25-27页 |
1. 军阀混战时期到新文化运动 | 第25-26页 |
2.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 第26-27页 |
三、 近代宪政文化的缺失 | 第27-41页 |
(一) 近代宪政的文化背景 | 第27-32页 |
1. 政治:一元权力格局 | 第27-28页 |
2. 经济:小农经济 | 第28页 |
3. 思想文化:宗法文化传统 | 第28-31页 |
4. 社会:专制在社会中延伸 | 第31-32页 |
(二) 近代立宪的先天不足 | 第32-34页 |
(三) 近代宪政的文化羁绊 | 第34-41页 |
1. 近代宪政的目的:国家富强 | 第34-35页 |
2. 近代宪政遭遇“文化中心主义”的抵抗 | 第35-38页 |
3. 近代宪政:“士人”的救国情怀 | 第38-39页 |
4. 宪政制度和宪政文化的分化发展 | 第39-41页 |
四、 中国宪政的文化建设 | 第41-47页 |
(一) 中国宪政的文化环境建设 | 第41-45页 |
1.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夯实中国宪政的政治基础 | 第41-42页 |
2.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巩固中国宪政的经济基础 | 第42-43页 |
3. 继承和移植优秀文化,奠定宪政的文化基础 | 第43-45页 |
(二) 树立宪法的权威 | 第45-47页 |
1. 保证宪法的稳定性 | 第45页 |
2. 保障宪法的实效性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