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

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的预防与救济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言第10-14页
    0.1 问题的起源第10-11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3-14页
第一章 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概述第14-22页
    1.1 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概念第14-16页
        1.1.1 欺诈的概念第14页
        1.1.2 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的概念第14-16页
    1.2 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的特征第16-17页
        1.2.1 行为的复杂性第16页
        1.2.2 预防的困难性第16-17页
        1.2.3 结果的危害性第17页
    1.3 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的类型第17-22页
        1.3.1 使用软条款信用证欺诈第17-19页
        1.3.2 使用伪造、变造信用证欺诈第19-20页
        1.3.3 使用“其他方法”使用信用证欺诈第20-22页
第二章 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的成因及影响第22-27页
    2.1 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的成因第22-25页
        2.1.1 内在原因第22-23页
        2.1.2 外在原因第23-25页
    2.2 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的影响第25-27页
        2.2.1 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对于出口商的影响第25页
        2.2.2 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对于金融秩序的影响第25-27页
第三章 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的预防措施建议第27-32页
    3.1 国际社会的预防措施第27-28页
        3.1.1 修改与制定各国国内立法与国际条约第27页
        3.1.2 倡导各国相关部门的国际监督与合作第27-28页
        3.1.3 建立国际商业信息共享机制第28页
    3.2 银行采取的预防措施第28-29页
        3.2.1 严格遵守UCP600的规定第28页
        3.2.2 规范银行信用证操作第28-29页
        3.2.3 加强银行客户管理第29页
    3.3 出口商采取的预防措施第29-32页
        3.3.1 谨慎订立信用证条款第29-30页
        3.3.2 正确选用贸易术语第30页
        3.3.3 严格审单,用心制单第30-31页
        3.3.4 出口商信用证操作时应注意的其他问题第31-32页
第四章 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的救济措施建议第32-39页
    4.1 开展各国联合调查执法活动第32页
    4.2 出口商采取的救济措施第32-33页
        4.2.1 及时补救不符单据第32-33页
        4.2.2 加强与银行合作与联系第33页
        4.2.3 灵活选择司法救济途径第33页
    4.3 我国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的立法现状及建议第33-39页
        4.3.1 我国出口商受信用证欺诈立法现状第33-36页
        4.3.2 适当下放审判权第36-37页
        4.3.3 赋予海事法院相关刑事调查权第37页
        4.3.4 制定信用证的专门法律第37页
        4.3.5 具体法律条款完善建议第37-39页
结语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艾滋社会排斥的社工服务项目问题研究--基于辽宁省盛京仁爱社会服务中心的实地调查
下一篇: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