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树木学论文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几种主要灌木光合色素比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8页
        1.2.1 光合生理研究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中的作用第11-12页
        1.2.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第12-14页
        1.2.3 叶绿素的季节变化规律第14页
        1.2.4 叶绿素的影响因子第14-17页
        1.2.5 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第18页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9-20页
    2.2 实验样地第20-21页
    2.3 样品的采集及测定第21-23页
        2.3.1 野外采样第21页
        2.3.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21-22页
        2.3.3 光照度的测定第22页
        2.3.4 叶水势、土壤水势的测定第22页
        2.3.5 土壤养分的测定第22-23页
    2.4 数据分析方法第23页
    2.5 技术路线图第23-24页
3 结果第24-44页
    3.1 不同季节灌木光合色素含量变化特征第24-33页
        3.1.1 叶绿素a含量季节变化特征第24-25页
        3.1.2 叶绿素b含量季节变化特征第25-27页
        3.1.3 类胡萝卜素含量季节变化特征第27-29页
        3.1.4 叶绿素总量季节变化特征第29-30页
        3.1.5 叶绿素a/b季节变化特征第30-32页
        3.1.6 各光合色素的相关性分析第32-33页
    3.2 不同坡向灌木光合色素含量变化特征第33-40页
        3.2.1 叶绿素a含量变化特征第33-34页
        3.2.2 叶绿素b含量变化特征第34-36页
        3.2.3 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特征第36-37页
        3.2.4 叶绿素总量变化特征第37-38页
        3.2.5 叶绿素a/b变化特征第38-39页
        3.2.6 坡向与灌木光合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39-40页
    3.3 不同坡向光照强度的季节变化第40-41页
    3.4 灌木叶水势与光合色素相关分析第41-43页
    3.5 土壤养分与灌木光合色素相关分析第43-44页
4 讨论第44-50页
    4.1 灌木光合色素含量的季节响应第44-45页
    4.2 灌木光合色素含量的坡向响应第45-46页
    4.3 灌木光合色素的主要影响因子第46-48页
        4.3.1 光照对叶绿素的影响第46-47页
        4.3.2 水分对叶绿素的影响第47-48页
        4.3.3 土壤养分对叶绿素的影响第48页
    4.4 灌木光合色素含量的种间差异及抗旱性第48-50页
5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津冀城市群绿道系统规划研究
下一篇:栾树幼苗对Cd的富集效应及胁迫响应机制研究